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先聲明一下,我是個徹徹底底的金庸迷,金庸的幾乎每本小說我都看過不下兩遍。作為一名作家的金庸,我對他的小說相當喜歡,甚至有一些崇拜,而且在當代,即“紅學”“魯學”之后,又逐漸興起了“金學”,還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可以說他的小說寫的已是至矣盡矣,蔑矣加矣。在下只有仰慕,只有欽佩的地步。所以今天拋開他的小說不談,來說說他的婚姻。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金庸在他的小說中編織了大量的愛情故事,寫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然而他自己一生的婚姻卻不是很圓滿。金庸曾先后結(jié)過三次婚,第一人妻子杜冶芬,兩人生活不久,便即分離。他們離婚的原因恐怕還是“愛尚且不存在”,這不能怪他,但金庸的第二任妻子朱玫,確是金庸生了婚外情背叛了她。朱玫是新聞記者出身,美麗能干。他與金庸成婚不久之后,《明報》便開始創(chuàng)立了,當時正逢艱苦時期,由于人手不夠,金庸做記者出身的妻子也加入《明報》,跑香港新聞,與丈夫同患難,共進退,成為《明報》最早的新聞記者,也是第一位女記者。兩人在一起過了一段令人難忘的相濡以沫的生活。夜半渡口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在最艱苦時期,還有一杯咖啡兩人分享的浪漫故事。《明報月刊》初創(chuàng)時期,金庸更加忙碌,朱玫除了照顧兩雙兒女,幾乎每天從家送飯到香港。可以說《明報》的創(chuàng)立,金庸在事業(yè)上的偉大成就,是與他的妻子――朱玫同甘共苦創(chuàng)造出來的,可以說若沒有朱玫,便很難有今日的金庸。然而,在《明報》王國頗具規(guī)模,穩(wěn)居香港大報地位時,兩人的婚姻出現(xiàn)了裂痕。
金庸的現(xiàn)任妻子名叫林悅怡(洋文名叫阿May,在“三毛”的作品中曾出現(xiàn)過這個名字。)貌美聰穎,大家暗地里都稱她為“小龍女”她認識金庸時才十六歲,比金庸小二十多歲。據(jù)說兩人是在一家酒店里擦出了愛情火花,一見鐘情,這就很對不起朱玫了(此時二人并未離婚)。再離婚,再結(jié)婚,并送小嬌妻到澳洲留學,至今,金庸仍伴著阿May到處旅游和講學。
說實話,金庸第三次結(jié)婚的做法讓我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氣憤。我為朱玫而感到不平。他自從嫁與金庸為妻,便與他同分甘苦,打拼江山。過得都是最艱苦的日子。然而就在金庸事業(yè)有成之時卻將她拋棄,這等無情無義的做法又怎稱得上是一個大俠所為?金庸和朱玫同分過一杯咖啡,卻沒有帶她到處旅游和講學。聽說金庸很欣賞范蠡,我只想問問他,難道他便沒有絲毫為范蠡的命運而感到悲哀嗎?他與越王勾踐多年忍辱負重,苦心經(jīng)營,可當勾踐將夫差打敗之后,他卻狡兔死,走狗烹,逼的范蠡最后不得不去過隱居的生活。而在金庸的身上,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勾踐的影子吧。正所謂鳥盡弓藏,朱玫沒想到自己會成為金庸打天下的工具,等到坐享江山之時,卻沒她的份了。
朱玫是在孤苦與貧困之中度過后半生的,最后病死于醫(yī)院。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替她拿死亡證明的既不是她前夫,也不是她的兒女,竟是醫(yī)院的員工!朱玫晚境之凄涼令人唏噓,與金庸晚年的風光更是構(gòu)成了巨大的反差……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金庸用一個又一個愛情故事詮釋了這句話,而他自己卻始終無法做到。這就只能使他成為一個著名的報人,小說家,卻始終無法成為一個好丈夫……
下一篇:記事作文:沒有煙花爆竹的除夕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8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