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洋蔥頭歷險記》有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洋蔥頭歷險記》。
這本書主要寫了老洋蔥頭無意中踩了檸檬王一腳而被關進了監獄。洋蔥頭來探監時老洋蔥頭告訴他,監獄里關押的都是無辜的人,而為非作歹的壞人卻被養在皇宮里。洋蔥頭決定救出監獄里的人,卻不幸也被投入了黑牢,在鼴鼠等朋友的幫助下,洋蔥頭和獄友們歷盡磨難終于獲救,檸檬兵們也紛紛放下武器投降了。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推翻了檸檬王的統治,獲得了自由。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正直的小洋蔥頭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了邪惡的檸檬王。邪惡永遠打不過正義,從番茄騎士和青豆侓師的轉彎,我感受到好人和壞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好人可能會變壞,而壞人只要他們改正了,也可以變成好人。
讀《農夫與毒蛇》有感 (字數:450)
同情敵人就是傷害自己
——讀《農夫與毒蛇》有感
三(4)班丁雨桐
寒假中我饒有興趣地讀完了《克雷落副洛夫寓言》。書中每一則寓言都發人深省,讓我身受啟發。其中《農夫與毒蛇》一文我最愛看。這則寓言主要講了有一條毒蛇裝作很善良想和農夫“交朋友”,農夫
沒有相信蛇的花言巧語,拿起斧頭就把毒蛇砍死了,保護了自己。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壞人雖然改變了自己的模樣,可他始終改變不了自己邪惡的心和貪婪的本性。讀了這則寓言,我不由想到了《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獵人追殺著一只狼,狼四處逃竄,它看到了東郭先生,便懇求他把自己藏起來,并且還說:“我不吃人的!”好心的東郭先生便懇求他把自己藏進了書袋子里。當獵人問東郭先生是否看見一只狼時,他卻說:“我沒看到。”當獵人走開狼鉆出袋子時,它卻恩將仇報想把東郭先生吃了。東郭先生大聲呼救,在這緊要關頭幸虧
獵人趕來把狼殺了,東郭先生得救了。
我們身邊也有像毒蛇和狼這樣善于偽裝的人,對他們我們不能仁慈要像農夫和獵人一樣警覺,時刻提防這些貪婪而兇殘的惡人,并想
辦法懲治它。要知道:同情敵人就是傷害自己。
讀《最后一片綠葉》有感 (字數:350)
讀《最后一片綠葉》有感讀《最后一片綠葉》有感 一片并沒有存活過的葉子拯救了一個即將離去的生命,多么美的一個故事啊! 人生中什么最可貴?我認為,人生中可以沒有很多東西,但唯獨不能沒有希望。 我們小的時候,希望得到更好的玩具,長大了,希望擁有優越的成績;成人了,希望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年紀大了,希望子孫后代能夠有所作為…… 希望支撐著我們,讓我們不斷去努力、去奮斗、去爭取。有希望的地方,就像那片綠色的葉子,讓我們感覺到那里生機勃勃;而沒有希望的地方,就像那光禿禿的樹干,不會讓人感到一絲快樂。 有了希望,就會有奇跡的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只要努力就會美夢成真,奇跡雖然吝嗇,但只要相信就會發生。 也許你失敗了一次、兩次、三次,但你仍不放棄,仍向著困難發起進攻,困難就總有被你打敗的一天。 所以說真正的失敗并不是你一無所有,而是你輸掉了自己的希望。 昆船小學五(一)班尚蔚然愛生有感 (字數:1200)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亙古不變的師德規范要求中,道理很簡單,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什么是師愛,師愛究竟如何構建,是我們平時很少深入思考的問題。關于師愛,學者們有許多論述。最近我讀了弗洛姆《愛的藝術》一書,得到不少新的啟示。他是這樣將不同的愛加以區別并分析愛的歷程的:首先,他談到母愛,認為母愛是一種無條件的、對無依無靠者的愛。孩子獲得母愛不需要其他條件,只要是她的孩子。母愛無私而偉大,人們稱母愛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是安寧、是無憂無慮。但母愛的無條件也有消極意義,孩子可能因此無所作為,從而推動自己的主體性。其次,他分析了父愛,認為這是一種有條件的愛。父親講,我愛你是因為你盡了義務。父愛與母愛不同,母愛是存在的愛,父愛是應得的愛,代表理性的愛。這就迫使孩子為了獲得它而更加努力,這就有利于主體的發展。再次,他分析了愛的第三發展階段--自愛。經過母愛、父愛之后,人成熟起來,使自己既成為自己的母親又成為自己的父親,揚棄了父愛和母愛,把二者辯證地統一起來,既具母愛施愛的本性,又具父愛獲愛的能力,有了自我尊重、熱愛和對人尊重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良心。弗洛姆把愛的發展歷程表述為:接受母愛--尋找父愛--表現自愛的過程。他認為,作為教師,這三種愛是凝聚在自己整體人格中的,并指出:會愛孩子的老師要根據不同情況把它零售給孩子,在零售中體現出教育目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藝術。那么,教師的愛是一種怎樣的愛呢?首先,教師要像母愛那樣無條件,對任何一個學生,不管其長相、個性、家庭背景、學習成績、行為表現如何,都給予愛護。教師愛學生應是無條件的給予,認識到“我愛學生無條件,只因為他是我的學生”。這種師愛會使學生感到母性的溫暖,他失敗時可從母親懷抱中得到支撐,焦慮時可得到勇氣,成功時可獲得鼓勵。學生在“母愛”中不必膽戰心驚,而可以毫無顧忌地表現自我,從而為班級創設家園的氣氛。其次,教師在廣博母愛的基礎上又扮演著父愛的角色。它與母愛互補互存,對學生有嚴格的規范要求,為學生履行規范創造條件,使其在“討好”中形成尋求愛的能力,在一種積極的心態中發展主體性。在學生形成自愛的階段中,外在規范內化為他的道德良心,自愛的學生從教師那里繼承師愛的兩種牲:學會愛人和贏得別人的愛。高明的教師既能無微不至地關愛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又能讓愛的種子在他的心中發芽生長。這就是成功的教育,這說明教師已具備了成熟地師愛。這種成熟的愛最核心的部分是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尊重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不僅指不體罰、不訓斥學生,更意味著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權利、發展潛能、發展機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是現代師愛的靈魂,是學校德育的核心,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智慧。尊重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的最自然、最直接的人格精神的培育,就是讓學生在受人的尊重中學習尊重,在被人愛中學會愛別人。
下一篇: 一支畫筆能給我什么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天佑中華,人間有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