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伊索寓言》有感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然而,我們校園中常常出現一些不良現象卻不由得讓我們對這個問題重新進行了思考:究竟,我們的校園還是一個文明的校園嗎?我們的同學是有修養的嗎?作為中國跨世紀新一代的青年就是我們這樣的嗎?
同學們,為了自己,為了畢業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為了在中國加入世貿后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個位置,我們也應該是時候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了。學習知識,才能提高修養呀!同學們,“天下大事,必行于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思想道德規范落實到每一個言行中。讓我們共創文明的校園,爭做文明的大學生!
同學們,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為關鍵的成長期。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綜合素質,如果此時我們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即使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也得不到社會的肯定。因此,我們必須嚴于律己,不做“有才無德”的人,而要努力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掃除大學生不良行為習慣,關鍵在于大學生的“自律”,而不僅僅是“他律”。只要我們有恒心,有毅力,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關;只要我們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做到“發揚優點,正視缺點,并且敢于改正缺點”;做到“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展現校園新風貌,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同學們,我們是家之學子,國之棟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質,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在爭做文明大學生的活動中,學生黨員和干部要起“講文明”的模范帶頭作用,從自身做起,帶領全體同學爭當文明的大學生,讓文明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再回到校園文明這個話題吧,如果我們大家每一個人都是文明人,那么何愁我們的校園不是一個文明的校園?學院的綠樹紅花,加上我們朗朗的書聲,暖人的話語,整潔的儀表,這該是多么相得益彰的美麗畫面呀!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打造一個文明校園吧!我今天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知道了很多知識。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寓言作家,傳說是貴族的奴隸,后獲自由。他寫的是對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批判與教訓。他以各種各樣的動物為角色,以一個個精美的小故事來告訴人們一個個人生的道理。
其中《農夫與蛇》的故事講的是:農夫在寒冷的冬天看見一條凍僵的蛇,覺得可憐,就把它撿起放在懷中取暖,結果蛇蘇醒恢復本性,咬死恩人的故事。
讀完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一定要做一個懂得感恩圖報的人。做好事要講究方法。對惡人不能心慈手軟,否則后患無窮。
類似的故事,書中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道理,我喜歡你——《伊索寓言》!!!
觀《媽媽再愛我一回》有感 (字數:400)
今天看了部電影,郁悶得要命,不過感觸真得很深,記憶中看《媽媽再愛我一回》不只一次了吧,可是每次都可以哭得好長時間緩不過來。母子情深阿,想想,媽媽平日里對我是嚴了那么一點,偶爾還有點愛理不理的,不過,有哪個媽媽不是愛孩子的呢?又有哪個孩子不愛自己的媽媽?
電影里得橋橋,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叫著媽媽,也一次次的揪著人的心,淚水從臉上滑落,如果橋橋換成我,我也會受不了失去母親的痛吧。片子里的媽媽為了要橋橋過得好一點,忍著痛把橋橋給了奶奶,橋橋想媽媽偷偷得跑回來,媽媽打了橋橋,可我看得出來,媽媽是想讓橋橋討厭她,跟著爸爸奶奶好好過,可是,有什么可以割斷母子之間的感情?
想想,天下的媽媽,有哪個遇到這樣的事情,不會做出和橋橋媽媽一樣的選擇呢?有哪位媽媽不想自己的孩子過得比別人好?哪怕孩子不在自己的身邊,哪怕這種幸福不是自己給他的,哪怕受著心靈的折磨,只要孩子過得好,這又算得了什么?
媽媽,辛辛苦苦養育了我15年,15年來,我竟沒有和媽媽說一聲謝謝,或許這些媽媽并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是孩子過得好不好,媽媽,真得很愛我,所以,媽媽,我會好好的再愛你一回。
讀《愛的教育》有感 (字數:900)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杰作。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母愛又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詢那個未知的答案。當翻開這本書,并把它看完后,才發現它就是一臺心靈的過濾器。我的心受到了沖擊,沉淀了,純凈了,清澈了……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仍舊無法平靜。愛能將世界融化,把不同的人與人和諧地交融起來,也正是有了愛的存在,我們周圍的一切是那么得美好。故事的主人公恩里科正是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有老師對他的愛,同學對他的愛,父母對他的愛,而母愛是所有愛中最讓人值得去回味和思考的。
在恩里科生病的時候,他的母親整夜守護在他的小床前,俯身傾聽恩里科的呼吸。她焦慮不安,害怕得牙齒打顫,不停地流淚,惟恐失去自己的孩子。為了減輕孩子一時的痛苦,他的母親不惜放棄一年的快樂;為了恩里科,她可以放下尊嚴去乞討;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她寧可付出自己的生命。
恩里科的母親是偉大的,我的母親也是偉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
回想起自從有了弟弟之后對媽媽的誤解與冷漠,使我深深地感到后悔與不安。時常在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對媽媽說一些不禮貌的話,以種種借口推脫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甚至以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使媽媽傷心之極。有了弟弟后,媽媽自然就忙了起來,對我的關注與愛也不
再是全心全意的了,因為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轉移到了弟弟的身上。這就是困擾在我心頭的一個結,我知道這個結其實就是我自己打的,只有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么結自然也就解開了。于是,我再次用心去感悟媽媽對我的愛。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把弟弟交給了奶奶,整夜陪著我,和我一起睡;當我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管自己有多忙,總是盡量擠出時間來教我;在我做錯事的時候,媽媽并沒有責罵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為了使我天冷時有新毛衣穿,媽媽總是每天哄弟弟睡好后再開始為我織,到我一覺醒來時媽媽房間里的燈還是亮著的……
是啊!是誰把我們撫養長大?是誰供我們讀書?是誰在自己生病的時候,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是父母。每個人都有一個偉大的媽媽,母愛是世界上最圣潔最崇高最無私的愛,它一生一世只有付出,不求回報,它是上蒼賜于我們最豐厚的禮物。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一些事,哪怕是幫他們盛一碗飯,洗一次腳,他們都會感到非常欣慰的,因為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自己的孩子終于長大了。我們應該學會對愛的思考,共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好!
讀《肓人摸象》有感 (字數:350)
今天,我讀了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肓人摸象》,講的是:從前有四個肓人,從來都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是什么樣子,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
第一個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
第二個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說:“大象像一個細細的繩子。”
第三個人摸到了大象的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墻。”
第四個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看事情要全面整體,不要片面,還要學會團結協作,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在現實生活中,我也犯過這種錯誤,比如:有時我做數學題的時候,只看到一個解題條件時,就匆忙做題,而沒有看完其他的條件,所以做錯了答案。
以后干什么事,都要想的周全,不能再犯“肓人摸象”的錯誤哦。
山東省泰安市倉庫路小學三年級四班三年級:王金逍
下一篇: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格林童話》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