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過小橋
夏天來了,一陣暴雨過后,樹木變得更綠了;河水漲高了;空氣清新了;太陽出來了;五顏六色的彩虹好像一座天橋。
一只藍色的小兔出去采磨菇,一只白色的小兔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媽媽。它們同時來到小河邊,同時走到一座獨木橋的中間。由于方向相反,兩只小兔都想對方給自己讓路,自己先過橋,于是它們爭吵起來了。小藍兔看到小白兔擋著自己的路,生氣地說:“是我先上來的,還不滾開!”小白兔急得伸長脖子,大喊:“給我讓開!”小藍兔用手推小白兔,大叫:“明明是我先上來的!”小白兔用更大的力氣推小藍兔,說:“為什么要我讓開?明明是我先上來的。你應該滾開!”它們你推我我推你,最后兩只小兔都掉到小河里了。
【老師點評】:結構不完整,用詞不準確,語言平淡,不會描寫,表達不準確
玉林云香橋 (字數:200)
在我的家鄉玉林有一座結構新奇、造型美觀的大橋—云香橋。它座落在玉林城區南面的南流江上。
云香橋建于2002年2月,它位于云天宮的前面、在體育館的旁邊。云香橋長約一百米,寬約三十米。橋下有兩個橋墩,三個孔,每個橋墩有四個圓柱。橋面上一共有六個車道,兩邊各有一個人行道。橋的兩側各有六十五根柱子,柱子上還刻有一朵朵精美的云朵,橋面兩旁的人行道上各立有五個燈柱,每個燈柱上有九盞燈,每盞燈看起來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美麗極了!一盞盞美麗的燈照耀著一座美麗的橋。橋下的南流江像一條綠色的飄帶,裝點著可愛的玉林……
這就是我們家鄉美麗的云香橋!
玉林市玉州區城站學校三年級:***
搭橋過河 (字數:700)
一連下了幾天大雨,今天太陽公公終于露面了,小白兔和小刺猬想去看望小松鼠。它們唱著歌,向森林對岸走去。新鮮的空氣撲鼻而來,沉睡的小花也張開了笑臉。
走著走著,它們來到了小溪邊,:“咦?那條小橋哪去了?”小白兔問小刺猬。小刺猬說:“小橋一定是被大風大雨沖走了。”“那怎么辦,小松鼠還在等我們呢!”小白兔說,小刺猬搖了搖頭,小白兔傷心地哭了起來。
哭聲引來了大象,大象跑了過來,它好奇地問:“小白兔,你怎么了?”小白兔哭哭啼啼地說:“我和小刺猬要去看望小松鼠,可我們過不了河,嗚嗚……”
哭聲又引來了長頸鹿,長頸鹿問小刺猬:“小白兔怎么了?”小刺猬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長頸鹿,長頸鹿想了一會兒,高興地對大家喊道:“我想到辦法了!”大家驚訝地問:“是什么?”小白兔也停止了哭泣。長頸鹿對大家說:“我的脖子和大象的鼻子都很長,我們可以用它們搭一座橋啊!”“對啊!”大家說。
說干就干,大象伸出了長長的鼻子,長頸鹿伸出了長長的脖子,一座小橋呈現在它們眼前,“上來吧!別浪費了時間,”小白兔和小刺猬跳上了大象的長鼻子,小心翼翼地過了河,小河的水流得更歡快了,小鳥的歌聲更動聽了,小白兔和小刺猬對大象和長頸鹿說:“謝謝你們!”大象和長頸鹿說:“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這時,小刺猬想起了什么,它對大家說:“我們今天過了河,可別的小動物怎么過河呢?這樣吧,明天我們一起在這兒搭一座橋吧!”大家高興地拍手叫道:“好主意!”
說完,小白兔和小刺猬就匆匆忙忙地向小松鼠家跑去!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不會描寫,詳略不當
橋聲 (字數:1000)
橋聲
“叮”的一聲,從橋上滴落的水滴泛起了一層層漣漪。那聲音好清脆,好動人。
小時候,和祖輩們下地的時候,心里總是有種莫名的歡喜,大概是能見到那座小橋的緣故吧。說她小,也的確——不到兩米的石板架在一條清渠上,不時能看見幾條小魚在水中戲著呢。這景象四季如此,至少在我心里是這樣想的。
在橋的一頭是一條竹蔭小徑,和家人去農田必須經過的地處,每當漫踏過橋的時候,心似乎受到新的洗禮。在這目之所及的地方,滿是綠的,若是欲睡的人們見次景,人也便清新起來。
或許是看多了吧,這里的農民們和我一樣,跨過這小橋總是赤腳的。也對,踩在橋上的感覺是和別的地方不一樣,離開這座橋時,我的小腳丫上總是帶著些幸福的泥土,高高興興的在自家的田里挖挖蟲子,和大人們高興的笑。累了呢就停下來小憩一會兒,時不時地去橋邊捉著小魚,任周圍的風淘氣的擺弄著。
幕落時分,鄉民們紛紛從田歸家,必經之道便是橋,不錯的,“橋者,踏也”。正如我一樣,鄉親們也是愛著這做小橋的,他們之間也是很親的——下游的大嬸在洗著衣服,上游的人們絕不把自己的泥濘的手腳帶入水中,他們就在橋上徘徊著,不時的用腳搓著橋板。也難怪橋面總是光滑的。天漸漸暗了下來,他們等著等著,一切都在鄉親門的笑聲中漸漸沉寂下來。
我原本想這渠邊橋景是這里亙古不變的圖畫,可是自從工廠建立起來以后……
去年盛夏的一天,我和母親下地去。我光著小腳,我去田里一直都是這樣的,不知什么時候母親卻穿上了靴子,我迷惘了。也沒多在意,便抱著兒時的歡樂下地去,臨近橋幾步遠的地方,我便沖了過去,一下子從小橋跳進了水里。“啊!”我大叫了一聲,趕緊跳上橋,發現玻璃片子扎進了腳底板,血跡漸漸分明了。我站在橋上,發現橋濕了許多,橋的地面在滴水,一直滴著,橋邊的小草也黃了,這難道不是盛夏嗎?
母親聞聲而來,話沒多說便嘆息而去。血絲從我的腳底板留了下來,和那橋滴下來的水匯成一滴,落到水面上,這血水在陽光下像瑪瑙一樣,漸漸溶入水中,血色也淡了。
我在橋守候了一會兒,發現農民來往穿橋時,總是穿著靴子的,橋下沒了魚的戲影,水里滿是工業廢渣子,下游也再見過人洗衣了,聞到的竟是令人生嘔的氣味,而不是那清新的草的氣息……
我不停的嘆息著,嘆息著,正當我嘆息的同時,“叮”的一聲,響起在我的耳畔,血滴又泛起一層新的漣漪,也泛起我內心深深的哀愁。
福建省南安市龍泉中學初三:殘蕭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