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2的學問
你別小看這個2,這個2中包含了許多許多學問呢!開學第二天,費老師就向我們介紹了這個看似小小的2。
“你們知道2代表什么嗎?”這是費老師的問題。費老師話音剛落,許多同學紛紛舉起了手。
“2是我的學號。”這個是最讓人吃驚的答案。而我的回答卻是:“2是下學期。因為是第二學期嘛!”
接著,費老師讓我們翻開數學書的第二單元,問我們發現了什么?
就在費老師走過我的身旁,我輕輕說了一聲:“任何數除以2都除得盡。”正巧,這話被費老師聽見了,他連忙讓我站起來,把話再說一遍。我站了起來,又把話再說了一遍。也許是因為我說話太輕了,老師還讓我再說了一遍。我鼓起勇氣,把話又說了一遍。誰知,我剛把話說完,徐陳潔反對了,說:“19除以2呢!”我回答說:“9.5”。接著費老師對徐陳潔說:“不要很快就否定別人的答案。”后來同學們又發現了2的一些關系。
原來這個2還有這么多的學問。
降落傘的學問 (字數:1100)
“要想捕魚,就得下水。”這是蘇聯的民間諺語。同樣,要想得到科學道理,就必須要多多實驗。 實驗無處不在,在學習上,我們可以索求知識;在游戲中,我們可以尋找方法;在生活里,我們可以掌握技能......在科學課上,我們可以獲得科學結論。 星期五,科學課一開始,我們就看到了黑板上大大的三個字:“降落傘”“說到降落傘,相信大家都熟悉不過吧,電視、電腦、報紙、書籍......從多種渠道我們都能了解有關降落傘的信息。”湯老師一句話便開門見山。“今天會不會制作降落傘?”“我們可以出去實驗嗎?”......老師還沒有多說,同學們便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湯老師舉了一個“stop”的手勢,示意大家停下來。不一會兒,“賣菜大媽們”就停止了“吆喝”。湯老師輕輕點了點鼠標,打開了幻燈片,給我們看即將要制作的降落傘模型,分為三部分——傘面(塑料袋)、傘繩(繩子)和重物(磁鐵),湯老師微笑著說:“這一堂課,我們就通過親自動手實驗,來了解一下降落傘降落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湯老師又補充了一句:“那么,誰能根據自己平時的知識,猜測一下?”幾只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老師點起了我,我干脆地答道:“降落傘降落的快慢與傘面的大小有關。”“沒錯。還有誰能再說一說?”尹絲雨也是毫不猶豫:“降落傘降落的快慢與傘繩的長短有關。”湯老師點了點頭。第四組的羅英豪馬上補充道:“降落傘降落的快慢還和重物的質量有關。”湯老師將屏幕移了移,說:“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先來制作一個——”“降落傘!”班上傳來同學們欣喜若狂的叫聲。 看著ppt上的制作演示,我們組不由分說,便小心翼翼地拿出科學材料袋,取出一個用塑料袋做成的正方形“傘面”,然后用牙簽在距離四個角1厘米不到一些的地方各戳一個洞,做好“傘面”,接著,用四根棉線(每根大約25厘米長)小心地穿過四個洞,并打好結,這就做好了“傘繩”,最后一步稍稍有些困難,先拿出環形磁鐵,平均分成四份,用和制作傘繩同樣的方法拉拉緊。“要注意平衡啊!”湯老師提醒道。我看了看我們組做好的降落傘,像風雨飄搖中的小船似的,最下面的重物明顯不平衡,搖搖晃晃,我一看,原來是有兩根傘繩綁在了同一個位置,成了三角狀。我和周雅琪趕緊把其中的一根傘繩慢慢地拉下來,綁在了四分之一處,就這樣,我們的降落傘總算做好了。 我們組要證明的猜測是:降落傘降落的快慢與重物的質量有關。湯老師曾經說過:“在做實驗時,我們只能改變一個因素。”所以,我們組不能改變傘面和傘繩,只能改變重物。 實驗即將開始,丁誠吉負責拿秒表,即計算時間,而莊春雷負責在一樓撿降落傘,高月負責記錄,我和周雅琪則負責輪流向下放降落傘。分工完畢后,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準備好了嗎?”“好了!”成員們信心十足地回答。“三!二!一!降落!”丁誠吉喊道,與此同時,我把降落傘往下放,只見降落傘飄飄悠悠,像蒲公英的種子般,最終落到地上,丁誠吉也及時按下了秒表,“38秒!”像這樣,我們做了三次,并求出了平均值:35秒。接著,我們將下面的一塊磁鐵改為了三塊磁鐵,并平均分成了四份,裝上了傘繩。“我要放了!”周雅琪有些興奮地喊道。“三!二!一!放!”丁誠吉拿著秒表,又一次開始了計時。“哇!21秒!好快呀,高月,趕緊把結論寫了。”“丁誠吉,做實驗要講求準確性。不能只做一次呀,我們還要求出平均值呢。”“對!對!對!”丁誠吉連連點頭。最后我們得到平均值:19.5秒。 “看來,降落傘降落的快慢與重物的質量真的有關呢!”我們組的五個人開心地笑著,望著晴朗的天空,準備回科學室“領獎”哩。 有趣的實驗,還能得到科學道理,真是“一石二鳥”。平時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多實驗,從生活中發現實驗的樂趣。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詳略不當
由月餅引出的數學問題 (字數:600)
(3)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媽媽帶我去商店買東西。我看到兩家商店都在搞促銷,商店一是有獎銷售,一等獎1名,獎金是xx元;二等獎2名,獎金是8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是100元;四等獎100名,獎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購商品九折銷售。我心想:等會爸爸肯定又要問我問題了,便跟老爸說:“我要上廁所”。沒想到老爸卻看穿了我的心思,讓我好好想想在哪個商店買東西更好呢?我仔細地想了想,說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獎銷售,運氣好才能中獎,商店二是九折銷售,實實在在的讓利,所以我們應該在商店二買東西”。爸爸聽了我的想法,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所以我們在商店二買了好幾百元的東西。買了拜節的禮品后,我們打的去奶奶家拜節。在車上,爸爸又問了我一個問題:“出租車是2.5公里內,起步價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則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們打的要花多少錢?”
我想了想,說:“10塊錢,對嗎?老爸。”爸爸搖了搖頭問到:“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呀?”
“5公里不就是2個2.5公里嗎?起步價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嗎?”我望著爸爸說道。爸爸還是搖了搖頭,讓我再認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來。爸爸看著我問到:“到奶奶家是幾公里呀?” “5公里呀。”“起步價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 “5元。” “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錢?” “是。” “那么到奶奶家的距離減去起步價的距離是多少呢?” “是2.5公里呀。” “這2.5公里要花多少錢呢?”我想了想說是6塊錢。“我們總共要花多少元?” “應該是:5+6=11元,哦,原來我少加了一塊錢啊。” “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時,車也停了下來,我們結束了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討。
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要用一雙慧眼去發現它,還要用大腦去思考其中的奧秘!我愛數學!窗體頂端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表達不準確
留心處處皆學問 (字數:500)
清晨,我在自家的墻角發現了一張蜘蛛網,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捉來一只小螞蚱放在蜘蛛網上。 這時,從墻縫里爬出一只蜘蛛,它在小螞蚱身邊噴出一種白色的絲,把小螞蚱纏了起來,便爬走了。我百思不解:蜘蛛為什么爬走了?怎么不吃掉小螞蚱呢?我又繼續觀察起來。我等了好久,蜘蛛就是不回來。 第二天,我驚奇的發現蜘蛛已經把小螞蚱吃了,網上只留下一只空殼。我極為奇怪,蜘蛛為什么不吃殼呢?為了找到答案,我翻閱了很多資料,終于,在《十萬個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原來,蜘蛛捕到獵物后,先將獵物用絲纏繞起來,再吐出一種消化液,注入獵物體內,這種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質組成的昆蟲的內部組織,待昆蟲一命嗚呼后,它的內部組織就會變成汁液。蜘蛛就可以大口大口允吸了。因為昆蟲的外殼不是有蛋白質組成的,所以小螞蚱的外殼被完整的留在了網上。 通過這次發現,我知道了蜘蛛捕食的奧秘。雖然這是一個很小的發現,卻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留心處處皆學問。看似平平凡凡的大自然,實際上有無窮的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我為我小小的發現感到自豪。 山西省陽泉市礦區賽魚小學四(4)班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