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童年》有感
小學時代曾讀過一些文學名著,其中有一本就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童年》。高爾基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歲走向社會,飽嘗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據他真實的童年生活而寫成的,可以說是自傳體小說,并且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讀了這本書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想了許多許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的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
故事主要寫了高爾基童年時的痛苦生活,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我”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丑惡,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打擊而深深震撼。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我”……從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令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丑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住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在這個陰暗的家庭里,有很多善良的人們,例如阿廖沙那勤勞、堅強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動聽優美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導他做一個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人。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帶給了阿廖沙光明,但他后來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然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他們害死的,還不如說是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的。而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情感和嫻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地再現了阿廖沙作為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我們多幸福啊,整日被父母寵著;一點家務活不用插手;回家有美味佳肴等著品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有任何要求父母必定答應。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甚至連安寧的日子都很少有,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回顧我的童年: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祖父母親切無比的疼愛,伙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從這瑯瑯的讀書聲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知識,同學們互相展開激烈的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著春風雨露的滋潤和陽光的愛撫——吮吸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但就算這樣,我們仍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后,我們應該追悔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要珍惜如今幸福的生活,更要感謝賜予我們這幸福生活的人們。我們應努力學習,回報社會。反復地讀著這本書,我陷入無盡的思索當中: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不還是有貧富之分、不平等的看待嗎?當我們走在街上,隨處可見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楚楚可憐的小孩子和孤苦無依的老人。試問這樣社會怎會有進步呢?怎會繁榮昌盛呢?怎會邁向新的旅程呢?從那個時候起,我心里就暗暗萌生了一個念頭:長大以后,要當一個為人民做好事的大英雄,把無數個貧窮、饑餓、無家可歸的人們從不公現象的魔爪下,一個個地拯救出來……慢慢地,慢慢地,這顆種子不知何時從我心里緩緩地萌發了,而且那樣的堅固、結實……
在此同時,我也對生命有了感悟:1、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么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2、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人或事令你感到痛苦、難過,但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那么光明定會到來。如今,眼看童年就要離開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抓住童年最后的時光,發憤圖強,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吧!
【老師點評】:引用或概括不當
讀《童年》有感 (字數:750)
童年時每一個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而他的童年確實在黑暗中度過,經歷了種種磨難使他成為了一名堅強,勇敢,有愛心的人。他就是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他將自己的童年生活用阿廖沙這一形象寫入了《童年》里,充分的體現出那是俄羅斯的下層人民的黑暗生活。
阿廖沙的父親是一個木匠,他在三歲時失去了父親,和母親寄居在外祖父的小染坊里,母親因受不了這一個充滿血腥的家庭,拋下了阿廖沙,一個人離開了。阿廖沙生活在這一個可怕的家庭里,過早的明白了人世間的痛苦和是非,同樣讓他有了正義感和同情心,疾惡如仇,對壓迫者充滿了憎惡,對被壓迫者充滿了同情,有了明銳的感知力和觀察力。外祖父就是一個壓迫者的典型,是邪惡的代表。他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還暗地里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動西。還有兩個舅舅成天在為分家而爭吵不休,大打出手,就連孩子們也積極的參與了進來。使阿廖沙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世界里,但這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著黑暗的心靈,相反的還有許許多多的善良人物,如慈祥的外祖母,聰明的小茨岡,正直的格里戈里……就如高爾基后來所說的“在她沒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他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看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之后,我常常不僅的想:阿廖沙的生活這么的痛苦,在那么血腥的生活之下還保持著如此正直的心真讓我感動!如果那時社會上每個人都多一點愛心的話就不會有阿廖沙那么困苦的人了,也就不會有那么悲慘的《童年》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那外祖母的慈祥善良,去憎惡外祖父的惡毒。對每一個人都謙讓一點的話,那么世界將是無限的美好了!
雨金中學初一:石帥
偷杏記-《童年》讀后感 (字數:1000)
《童年》這部世界名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蘇聯作家高爾基用樸素的文筆講述了他那悲慘的童年生活,寫出了他艱苦、丑惡的生活環境。但同時體現出人間最美好的情感——親情。慈祥、善良的外祖母給了阿廖沙愛、呵護、自信和勇敢,外祖父使他在生活中變得更加堅強,有不畏艱難的堅定意志。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熱愛科學的“好事情”等,都曾給過小阿廖沙鼓勵,使他逐漸成長為一個男子漢。阿廖沙勇敢、堅強、正直、敢作敢當的優秀品質使我更加慚愧,這件事一直印在我的心里。
“快點快點,別磨蹭了!”小雨不耐煩地說。“一會兒就好。”我回答道。我正忙著準備梯子、袋子和木棍。沒錯,我和他約好了要去偷隔壁王奶奶家的杏子。我激動地在準備著一切,說實話,我心里有點緊張,難道是良心遭到了譴責嗎?平日里,王奶奶對我不錯,還經常送杏子給我,但那些杏子似乎沒有奶奶到集上賣的好,所以我討厭這些,發誓要去摘更好的,于是我們開始行動起來。這時的天使人浮躁不安,哪怕飄來一絲涼風,也是愜意的。王奶奶正在午睡,我們小心翼翼地把梯子架在墻壁上,小雨敏捷地跳上梯子,我則躡手躡腳地進了王奶奶家的院子,跑到杏樹底下,準備迎接一場“杏子冰雹”,小雨在墻頭上手持木棒,身體仿佛有點顫,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杏樹,他這姿勢怪嚇人的。我的任務是負責在地上撿杏子。小雨狠狠地敲了一下樹枝,樹上的杏子果真像冰雹一樣似的“吧嗒吧嗒”往下落,我在樹下忙得不亦樂乎,突然有個杏子正好砸到了我的腦袋,我“哎呦!”一聲,之后屋里傳來奶奶的聲音,“誰呀?”王奶奶剛要推門出來,一抬頭看到了一個背影,沒錯,那就是我。“哪個小兔崽子,竟然在偷杏子!”王奶奶大叫起來。說著拿起棍子往我這邊趕來。我見形勢不妙,抓起袋子撒腿就跑,“往哪跑?你給我站住!”王奶奶從家里往外趕著、吼叫著,我趕緊跑了回家,哥哥正在寫作業,還好爸媽不在家。哥哥見我這狼狽樣就問:“怎么啦?你到哪去干嗎了?”我哀求道:“哥,你先別管這些了,趕快把我藏起來!快!”哥哥像尚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稀里糊涂地把我推進了衣柜里。“哥,外邊的你來應付。”我說。哥哥一頭霧水地點了點頭。躲在衣柜里的我心臟狂跳,臉像發燒一樣又紅又熱,呼氣急促,甚至快要窒息的感覺。外面沒有什么動靜,過了一會兒,爸媽回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害怕、恐懼、緊張……我體會到這種感覺真的不好!當然,最使我內疚、是我印象最深的是接下來的事。
爸媽回來后,把我和哥哥叫到一起,爸爸嚴峻的臉龐透射著寒氣,高聲的吼道:“誰干的?”就這三個字,使我的腦子全亂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向爸爸解釋,便垂下了腦袋,眼神不敢與爸爸接觸,經過一番“嚴刑拷打”后,沒想到哥哥承認了,并且還說與我無關,讓爸爸饒了我。我不明白哥哥為什么要這樣做,也許是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也許是因為要替我承受一頓皮肉之苦,難道僅僅是為了這些嗎?之后,爸爸和哥哥在單獨一個房間里,這使我的心更加的不安,我害怕爸爸會打哥哥,更害怕以后哥哥會不理我……這時,小阿廖沙突然出現在我的腦子里,用他的經歷和經驗告訴我可以并應該告訴爸爸實情,以求他的原諒。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我鼓起勇氣,決定去敲門!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后,堅定地敲了一下門,我屏住了呼吸,仿佛時間凝固了一樣。迎接爸爸開門那一刻……
后來哥哥告訴我,一開始爸爸就知道不是他,爸爸只是想讓我感到罪惡感,明白偷人家東西是不對的,這是可恥的行為,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要學會自己承擔,學會對自己負責。爸爸希望我自己能主動向他去認錯,結果,我做到了。并且,我把偷的杏子還給了王奶奶,我向王奶奶鄭重地道了歉,希望求得奶奶的原諒,奶奶又重新微笑著接納了我,對我也更加愛惜了。每到一年的夏季,我都會到王奶奶家,當然這次可不是偷了,而是幫奶奶摘杏子。奶奶的身體愈來愈弱,又沒人照顧,所以摘杏子的“重任”就交給我了。我還想王奶奶保證過:我會像親孫女一樣來照顧她的!這時,奶奶笑得像花一樣燦爛,我也看到了奶奶的眼里閃爍著淚花……
一個人犯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改正錯誤的勇氣。我們應像小阿廖沙一樣堅強、勇敢、敢做敢當,做一個誠實、善良、有責任心的人。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
讀《童年》有感 (字數:1000)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童年,他們有的無憂無慮,有的則黯然失色;他們有的歡天喜地,有的則悲痛欲絕;他們有的充滿生活的樂趣,愿望的美好,有的則充滿對生活的憎惡,對理想的不屑一顧。在每個人心目中,童年的意義是各不相同,有悲,有歡,有痛,有樂。但這些對于當今的孩子們都算不上是童年,在他們眼中,只有隨心所欲,揮金如土,才叫做童年。
這已經是社會上司空見慣的事情,大街上隨處可見小孩向父母撒嬌,要求買這買那的,絲毫沒有一絲放棄之意。我是一個因外部環境的原因造成過早成熟的少年,對于眼前的一切,我只能抱之以長嘆,“這就是當今華夏兒女的童年嗎?”事至今日,我在圖書館閱讀了一本高爾基的著作——《童年》之后,我才看到了當今兒童的童年究竟在哪里。
《童年》一書深刻細致地描寫了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故事在一個小市民家庭里展開。阿遼沙三歲就失去了父親,他被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在這個小市民家庭里恃強凌弱是人們的嗜好。半瞎的老匠人就首當其沖。這里的人幾乎每晚都要給這個老匠人安排一個侮辱性的惡作劇式的“玩意兒”。阿遼沙的倆舅母,也先后被兩個舅舅摧殘致死。他的繼父也經常毒打他的母親。就連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難逃外祖父的打罵。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殘暴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使他也變得同大人們大相徑庭。
但在其間,他也受到了外祖母的疼愛與熏陶,這使他倍感溫暖。此時現實生活中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歲,阿遼沙的母親去世,外祖父也破產,他只得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活計,洗碗工人,也當過小傭人。無論在哪里,他都擔負著一個孩童難以勝任的勞動,受盡屈辱,飽嘗辛酸,切身體會到勞苦大眾的非人生活,開始模糊認識到沙皇專制制度的反動本質,進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市儈生活,同時也發現了勞動人民具備純樸善良、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此時書籍打開了他的眼界,為他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新世界,誘使他渴望新的生活,對他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
高爾基的童年充滿了無限的黑暗,殘暴,恐怖,自私與貪婪,如果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高爾基根本就沒有實際物質上的歡樂童年,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童年。但事實上高爾基擁有童年,他的童年比我們現代的任何人的童年都還要有意義,都還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之中,他不能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揮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爾基才看到了與常人所不一樣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目標!因此,他才成為了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
我們與高爾基唯一的不同就是沒有他的特殊經歷,但事實上他也有著與我們不一樣的經歷,我們也有著與他所不一樣的財富。但現在的青少年卻不明白他們的童年是何等的高貴,何等的寶貴!在他們心中也許只有游戲機、肯德雞、阿迪達斯菜市他們的童年,他們“所謂”的童年!
我因為早熟從而有著與別的同齡兒童所不一樣的感悟與見解,如今,在我看來,中國的青少年恐怕都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因為他們始終都不能明白自己的童年是什么,始終都不會明白自己有著怎樣的童年,始終都沒有自己真正的童年!
下一篇: 打針經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泰戈爾吉檀迦利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