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五一游記
“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坐落在后李文化遺址上,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址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博物館。該館包括春秋殉馬車展廳和中國古車陳列展廳兩部分:后李春秋殉車馬坑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我原本對古代的車馬沒什么興趣,但聽爸爸這么一說,我還是在五一假日期間去了臨淄的古車博物館。
在第一展廳,我了解到:車、馬是我國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我國古車以其優異的性能在世界上長期處于領先地位。騎乘所用馬具中極為重要的構件——馬鐙,也是我國首先發明的。在這方面,我國曾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看到這兒,我為中國古代先進的技術感到驕傲。
在第二展廳,我看到許多古代車馬的復原模型。其中,有些皇帝坐的車輛并不是馬拉著的,而是駱駝、大象拉著的,看到這兒,我又聯想到歷史課上學的:西漢張騫開辟絲綢之路,使我國與西域各國取得密切聯系;
來到馴馬坑,聽導游講解道:“春秋殉馬坑殉戰車10輛,馬32匹,規模之大,配套之齊全,馬飾之精美,為當代全國之冠,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后李春秋殉車馬,分為一號坑、二號坑。一號坑長32米、寬5米、車10輛、馬32匹。二號坑長8米、寬3米、車3輛、馬6匹。”我還注意到,有的地方有一些像貝殼一樣的東西,這時,導游道出其中的秘密:“貝殼是夏商時期的錢幣,在春秋時期已不使用;但用貝殼陪葬代表了當時那戶人家的地位和富有。由此也能看出,這戶人家是非常富有、地位高貴的。”原來如此!在我國古代,埋葬一個人還這么麻煩,還得有陪葬品,并且還要把馬弄暈了一起埋葬,多殘忍!我不禁暗暗想到。
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集中國古車研究成果之大成,充分展示了我國車乘的悠久歷史和造車技術在世界車輛發展史上的領先地位。看來,我還是沒有白來臨淄一趟。
看完馴馬坑,我們又去周村看古商城。
周村古商城位于周村區中部,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等古商業街組成,古商業街內店鋪林立,古跡眾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閣,有聞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業老字號┉┉但我們看到最多的還是茶館。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東西:一個大茶壺從湖嘴里噴出水來,流到小茶壺里;可是卻似乎永遠流不完。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茶壺底下是通電的,有一根管子疏通。真有意思,不知是誰發明的?
我們匆匆游覽了一下古商城,就結束了短暫的假日之旅。
紅樹林游記 (字數:800)
今天是大年初五,我們決定到海邊去看紅樹林。上午11點半,我們從外婆家出發。中午12點時,我們到達了紅樹林。我們把車停好后,便下車走到海邊。那時海水還沒漲潮,海灣里只有一點點水,而且遠遠望去根本不像一片海,而像一條窄窄的河道。接著,我們沿著海邊繼續前進。忽然,一片綠色映入我的眼簾,那片綠猶如綠色的海洋,在微風中泛起層層綠色的波浪,可美了!在那綠油油的樹林上空,是一片蔚藍蔚藍的天空。突然,蔚藍的天空中出現了兩個模糊的小白點。很快,那個小白點便向我們移來,逐漸變大變清晰了。終于,我看清了它們的廬山真面目——白鶴。它們忽上忽下地飛著,在天空中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然后又消失在了遠方。我們繼續往前走,兩旁的景物也隨著我們的步伐變動了。由那一片“綠色的海洋”,轉換為現在的一片海產的養殖基地。那是把海水隔成一個個日字格狀的小池,里面養著各種各樣的海產,有許多人正在那里干活。每個小池之間都有一條窄窄的小道,可以讓人在上面行走。小道上長滿了許多像青苔一樣的綠色植物。遠遠望去,整個養殖基地像一個大大的網格。一個個小池就是一個個格子,一條條小道就是一條條網線。
我們繼續前進,來到了一個叫觀鳥屋的建筑物前。接著,我們繞過了觀鳥屋,來到。紅樹林保護區內。我們首先看到了一條長長的、彎彎曲曲的棧道。這條棧道是為了讓游人能更好地看紅樹林而建的木制的棧道的曲曲折折地伸入紅樹林里面。行走在棧道之中,就如同置身于綠色的海洋之中。這么多綠色的植物,讓人看著多么愜意呀!越是往里走,樹就越濃,越密。這時,我突然想到:為什么這里到處都是綠色,卻要叫紅樹林而不叫綠樹林呢?后來我了解了紅樹林后,才知道原來是由于組成紅樹林的植物都含有豐富的單寧,古代人們在砍伐的時候發現不僅裸露的木材顯紅色,而且砍刀的刀口也變成了紅色。并且還能從里面提取紅色染料,所以叫它紅樹林。
我喜歡紅樹林,因為它沉浸在綠色之中。遠遠望去,整個紅樹林如同一片綠色的海洋。每當風吹來時,樹葉搖動,就好像大海泛起了層層波浪。
福建省東鋪頭中心小學四年級:林雪音
爬銅山 (字數:700)
五一到了,五一小長假也開始了,許多人都用這段假期游玩,這不,我們一家人就去爬銅山。到了山腳,買了票,走過一段平坦的道路,就可以看見那一階階的臺階,直直的向上伸著,直插云霄。開始爬山了,我們慢慢地走著臺階,欣賞著周邊的景色:在這里,我覺得風是綠的,陽光是綠的,草是綠的,樹是綠的,連我也融入了這片綠色的“海洋”之中……臺階蜿蜒著伸向遠方,兩旁的樹木長滿了綠葉,這綠葉翠綠晶瑩,在陽光的照射下閃光泛亮,生機盎然。身邊是一片片綠色的小草,一叢叢鮮美的野菜,一朵朵芬芳美麗的花兒……真讓人心曠神怡!到了半山腰,有一座長亭,上面坐滿了休息和游玩的人們。我們休息一會,繼續向前走去,來到一座寺廟前,避開寺廟,走起了山間小路……
山間小路,風景更加優美。只見樹木墨綠墨綠的,像是穿在山上的綠外套,綠樹掩著山,映著山,護著山,使山更美麗!花兒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紅的,黃的,白的,紫的,藍的……樣樣都有,美麗無比。山上蟲子的鳴叫,宛如一次美妙的大合奏,動聽無比。鳥兒在枝頭上看著我們,嘰嘰喳喳地叫著,好似歡迎我們到到來。陽光灑下來,通過樹枝的分叉落在地上,斑斑落影,宛如一個大舞臺!
一陣微風,送來縷縷清香,使我們心曠神怡,這里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那渾濁的空氣,沒有那喧鬧的人群,沒有那……這里就像一個人間樂土,一個世外桃源,讓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放松精神,讓人們遠離那繁華的都市,在大自然之中享受快樂與美好。我喜歡銅山,喜歡她的美麗,她的自然,她的純凈,你呢?
河南駐馬店驛城區駐馬店市第三小學六年級:張冰洋
白佛山游記 (字數:1000)
白 佛 山 游 記
星期天,爸爸帶我的同學史曉宇、李建宇一起去爬白佛山。
來到山腳下,我們拾級而上,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三教寺”,寺內香煙裊裊、魚鼓聲聲。爸爸告訴我們“三教”是指“佛教、道教和儒教”,我們三個都若有所悟地點著頭。
繼續往上爬便來到了大佛殿。所謂大佛殿,其實是在南半山腰的石壁上開鑿的一個碩大石窟,倚石造像,雕出一尊雄偉高大的釋迦牟尼像。此像身高近7米,目光平視,儀態從容,斜披袈裟,一掌豎立胸前,一掌前下伸開,赤足說法。東西兩壁,刻石近千字,雕像多為侍者,形態各異。更令人振奮的是,從此窟西去四五米的石壁上,還有一個小石窟,離地面約三米高,里面有座小佛,可它非常陡峭,幾乎直上直下,在爸爸的鼓勵下我和曉宇、建宇勇敢地攀了上去,親眼領略了小佛的風采。這時,我想起建造這偉大工程的人們,爸爸說,這里共有大小雕像138座,各具形態,廟宇古樸典雅,始建于隋朝。我想,在那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古老年代,人們能在那么高的石壁上鑿出那么多大的洞,雕出那么多的佛像,我國古代人民是多么的聰明和偉大啊!
參觀完佛像,李建宇提議:“我們到山頂看看吧。”爸爸說:“通往山頂的路太陡峭,你們┄?”我們異口同聲地說:“沒關系,我們不怕。”通往山頂的途中,荊棘叢生。怪石密布,每走一步都非常艱難,爸爸一直關心地問我們:“還能爬嗎?”我們堅毅地說:“能!”我們小心翼翼又滿懷信心地一步一步往上爬,險峻的地方,我們互相推、拉┄在爸爸的鼓勵和保護下,我們來到了“白云洞”和“黑云洞”,爸爸說,這兩個洞和東海相連,下雨前,白云洞往外冒云,雨停后,黑云洞就把云收回去。爸爸還隨口給我們吟了一首詩:云來山如畫,云去山更佳。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我們聽了感覺神奇極了,就象走進了童話世界。
再往上,路卻平坦了許多,我們很快到了“玉皇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玉皇閣”,走進去,中間是石雕的 玉皇大帝,兩側有兩個仙女為他掌扇,右面是二郎神楊戩,左面拖塔天王李靖,看到他們威嚴的樣子,我們有點害怕,便退了出來。只見眼前一片平地,芳草萋萋,我們在草地上打滾,捉蝴蝶,跑來跑去,快活極了。天色漸晚,在爸爸的再三催促下,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下山了 。
雖然,史曉宇的褲子劃破了,李建宇的腿受傷了,我手上扎滿了刺,都累得腰酸背痛,兩腿發軟。下山后我們都有些后怕,但又被我們的那種團結互助,堅韌不拔的精神感動著。
白佛山,家鄉的山,我的驕傲!
【老師點評】:不會描寫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