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秋之物語
秋天,無論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有自己的美。北國的秋來得很快,甚至說與夏和冬之間沒有一點過渡。兒時,不遠千里,從北京去老家湖南,不過是想嘗嘗湖南的秋。
湖南的秋,極像玉女的腳步,輕盈又優雅,樹木凋得很慢,空氣濕潤還彌漫著甜和發膩的桂花香,天空的顏色顯得很淡,且多雨少風—這便是南國的秋,與北國恰恰相反。
到了深秋,北國早已染成紅色與黃色的天堂,南國的使者才剛剛想起要給樹木披上美艷的大衣啦!
在南國,秋天的殘荷很“刺眼”,與南國的個性不符,但我卻唯愛那奶奶家后院,擠滿我眼睛的一池殘荷。
猶記《紅樓夢》中眾人即興游湖,大觀園里,一條木船,凌羅畫舫,古樸高雅,美麗婢女手里撐一支長篙,劃破一池殘荷,清秋岑寂,眾人興致頗高,但又覺得殘荷掃了雅興,意欲除之而后快。只在船尾,林黛玉倚窗而坐,玉手托腮,凝眸澄澈猶如一潭秋水,柳眉顰蹙,不經意間輕言:“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獨愛他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卻不留殘荷了。”
此刻,秋雨來了,預示著秋又要冷一層啦!
荷塘之上,絲絲秋雨落在片片殘荷上,侵潤了整個荷葉,也給這池荷帶去了一絲濕漉漉的憂。閉上眼睛,此刻跳動的不是心臟,而是雨,感受到秋姑娘以雨水為錘,以殘荷為鋼片,敲著自己獨特的“馬林巴”,雖不及古琴的古韻、編鐘的清脆、琵琶的古風、二胡的綿長;只要你仔細地聆聽,聆聽“多少綠荷相倚恨”的無奈;傾聽“菡菡香翠葉殘”的蒼涼;感受“紅藕香殘玉簟秋”的清冷。這!就是秋!
殘荷聽雨,獨自的,不似盛開的荷花郁蔥,而是伴著雨聲,讓心在最純凈里呼吸,在平仄的韻律中感動-這最美麗,最自然的輕音樂!
殘荷像夕陽,又像秋天。可是都有自己的美呀!荷塘中殘荷鋪滿水面,粒粒晶瑩的水珠在上面鬧著。物謝歲微,會覺得秋意正濃。夜晚我總是在堤壩那邊的洞庭湖放下點綴情緒的荷花燈,它漂于水面,一路順水而下,茫茫夜色中,唯有那一抹微紅淡雅隱沒其中,朦朧又極其美麗。看著遠去跳躍的燭火,聽著遠處一圈圈笛韻的漣漪,吃著自家做的桂花糕,也品著自家釀的桂花酒,無論味覺還是心靈,那都是珍饈呀!這!就是秋……
枯荷與荷燈一樣,秋風掃過。殘荷悠然搖落,頃刻便與池水相吻,然后被慢慢浸潤,歸于沉寂。而在這短暫的跌落中,在葉與水中自己清影相吻的剎那,那生命回歸湖水中,仍然搖曳著最后的優雅、馨香,瀟灑至極!你也總會看到一些荷在秋風中蔚然挺立,即使本已無力,就算勉強支撐,哪怕搖搖欲墜,但只要秋風一過,身姿依舊矯健,巍然獨立。依然可以看到希望與倔強,甚至可以說是堅持的身影!這,就是秋天的荷……
有人說荷花薄命,可有多少花能活出她那般純凈!縱是紅顏薄命,是否也不憾此生?縱是悄然離去,也去得美麗。
人亦如荷,問問自己,有多久沒有褪下現實的面具,閉上眼,去細細聆聽,聆聽真實的自己?
現在的人忙著追求成功,忙著向高處爬,往遠處飛,目不斜視,行色匆匆。是否因為忘卻真實的自己,忘了還有關懷,忘了還有友誼與最初的夢……
所以現在大家開始傾聽吧!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別人的心聲、親人的問候、朋友的關懷……愛,在以它生生不息的方式,藏在語間,蘊在凝望中。卸下面具,傾聽一下自己的心聲吧!
殘荷也許破敗,但只需欣賞的心情;雨點可能煩悶,但只要有傾聽的心境。全身唯一會欺騙你的,便是整日觀察的眼睛,只要閉上它,就能體會最凈的世界。因為在細心的聆聽下,生活中最平凡的聲音—就便是天籟。
殘荷本無心,唯留美于世間。
藉著殘荷聽雨聲,其實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留得殘荷聽雨聲,其時不是在聽雨,而是在聽自已的心聲。
這,就是秋;這,就是秋天的荷;這,就是秋之物語……僅此而已……
一零一中學初一:廖盈佳
探秋之旅 (字數:900)
熱情奔放的夏姑娘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接替她的是性情溫和的秋姑娘。新上任的秋姑娘一刻也不愿停歇,跑遍大江南北。所到之處,全被她布置得金光閃閃,格外惹人喜愛。我們追隨著秋姑娘的腳步,來到了展衣山下。
迎賓處的一排排鮮花開得格外艷麗,似乎是秋姑娘為我們準備的驚喜。隨著我們的深入,道路越來越窄,越來越不安全。秋姑娘似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在道路兩旁布置了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樹木。
經過大約十多分鐘的行進,我們終于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從背包里拿出食物和別人分享:有炸得金黃、外酥里嫩的雞翅;有香噴噴的蛋炒飯;有五顏六色的水果沙拉;有鮮香誘人的烤香腸;有美味無比的壽司……簡直令人垂涎三尺!
我也不甘示弱,拿出了媽媽和我精心制作的梅干菜燒餅,今天一大早,我就起了床幫媽媽做燒餅。我們把面粉加水揉成團,再把它搓成長條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我從中取出一塊來,捻成圓餅形,包上餡兒。最后由勤勞能干的媽媽把它按成燒餅的形狀,直接下到鍋里煎熟。不大一會兒,香噴噴的梅干菜燒餅就出爐啦!
我把它分成一塊塊,用牙簽穿起來,分給大家吃。“嗯,好吃!”,“真不錯!”……面對如此之多,如此之高的評價,我已經招架不住了,立刻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哇,燒餅看起來硬硬的,吃起來卻如泡泡糖一般細膩柔軟。上下兩層都是薄薄的面粉中間裹著厚厚的一層餡兒。一口下去,首先嘗到的是肉末的鮮味。它被剁得很碎,入口即化。接著是梅干菜的味道。它一粒粒地分散在各處,吃起來很有嚼勁,卻又不會讓你感覺到它很難咬碎。
現在,面對美食的誘惑,我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一大片。現在,我有點兒后悔早餐吃得太飽了,不然我早就把它們全收入囊中了。
后來,我們經過一次大遷徙,來到了山另一端的涼亭上。在那里,另一個班的男生表演了精彩的街舞,令人嘆為觀止。我們班也派出了一位同學跳了一場拉丁舞。同學們的臉上都綻放著歡樂的笑容,大家紛紛用照相機或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快樂瞬間。
這次探秋之旅,再帶給我們歡樂的同時,也鍛煉了我們的身心。秋姑娘正是用她過人的智慧布置著這個世界,孕育著我們的成長帶給我們無盡的收獲。
六年級:吳越
中秋之月 (字數:1000)
我喜歡中秋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寧靜的夏夜月朗風清,總是能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凈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清光流瀉,意蘊寧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我喜歡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飲。推開窗戶,任月色靜靜流瀉在肌膚上,輕盈飄逸的韻致,清新蘊涵的情調自然流淌在心際。月華如練,心情在月色中變的清朗而柔軟,恍然間生命中的種種感動和美麗靈動浮若。過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假閑,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每當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我喜歡中秋的意境。每年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月餅外觀很厚實,花紋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勻,那么好看。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老師點評】:詳略不當
中秋之夜 (字數:800)
在慶祝我們偉大的祖國52周年華誕之際,我們也迎來了中秋之夜。
夜幕降臨了,星星布滿夜空,向我們眨著眼睛,皎潔的月亮仿佛早已猜透了我們的心思,她拉開了夜幕,張開了笑臉。這時,月是那么溫柔,她將黃色的光亮輕輕地灑向大地,瀉進每個角落。
幾天來我一直都在盼,今天終于盼來了中秋節的夜晚。吃過團圓飯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越秀山觀賞花燈。一走進越秀山的大門,我就被那些五顏六色的彩燈和前來觀燈的人群所深深地吸引住了……這里熱鬧非凡,人潮涌動,歌舞升平,好一派南國風光。啊!我們走進了一個燈的世界,花的海洋,走進了這人間天堂。
我和爸爸媽媽沿著五彩繽紛的燈廊,來到了彩燈最密集的地方。那些五花八門的彩燈,使我目不暇接,仿佛走進了迷宮一般。這里的彩燈有的像小兔子,有的像大飛機,還有得像太陽公公……這時,一串歡樂的笑聲從人群中傳來,我聞聲跑了過去,原來那里高掛著一個會轉的大彩燈。只見彩燈的兩旁畫著桂林的山水畫,彩燈的正面畫著一個神氣十足的豬八戒,他搖著扇子,翹著二郎腿,露著大肚皮,大模大樣地吃著西瓜。另一面則畫了一個力大無比的孫悟空,他高舉金箍棒,眼睛里放出金光,似乎要把那個貪吃的豬八戒痛打一頓。看著這個有趣的彩燈,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天色,越來越暗,此時的月亮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也許是藏到云彩里睡覺了吧?可越秀山里的燈火卻更加明亮了!你看,那“龍鳳燈”不停地飛舞向我們揮手致意;“阿凡提”騎著小毛驢朝我們瞇瞇笑;“航天飛機”正在飛快地旋轉,似乎就要射向太空……清馨的花香撲面而來,人們的歡歌笑語在越秀山的山谷中久久回蕩。
這時,月亮似乎睡醒了,又從白棉花般的云朵里鉆了出來,露出了溫柔的笑臉。她用黃色的柔光伴隨著我們沿著林蔭小道,漫步向公園的深處走去。此刻,舉頭望明月,好一輪大玉盤似的圓月高高地鑲嵌在墨藍色的夜空中。“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啊!”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