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愚蠢的綿羊
有一天,一只小綿羊在森林里迷路了,它顯得焦急萬分,四處查看。突然,它碰上了森林里號稱“狡詐王”的老狼,嚇的奪路而逃!老狼輕松的追上了小綿羊,抓住了它。小綿羊閉上眼睛等死,卻沒有聽到喉管斷裂的聲音,反而聽到老狼甜蜜蜜的對自己說:“你好啊,小羊,我想請你去我家做客。”
小綿羊睜大眼睛看著面前的老狼,老狼又重復了一遍:“你好啊,小羊,我想請你去我家做客,你同意么?”小綿羊受寵若驚地回答:“好啊。”
老狼在和小綿羊去狼堡的路上,偷偷想:“嘿嘿,吃了這只小綿羊,連塞牙縫也不夠,不如利用它吃到一大群肥嫩的綿羊,嘿嘿······”
它們很快到了狼堡,老狼請小綿羊坐下,拿出了許多水果和青草,讓小綿羊品嘗,說完,它還“津津有味”的吃起了水果和青草,心里卻在想:“哼!我先吃一下眼前虧,這樣才能吃到一大群肥羊啊!”
用餐完畢后,老狼還“彬彬有禮”的請小綿羊洗手,小綿羊很快在老狼的指引下回了家。小綿羊回家后,把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了大家,還說:“老狼很歡迎大家去做客!”
綿羊族首領(lǐng)不太相信,就派了自己的一個親信去那里,結(jié)果,老狼還是彬彬有禮的對待那只羊,還說:“我現(xiàn)在因為悔過已經(jīng)不吃肉了,改吃素了。”綿羊族首領(lǐng)的親信回來后,又把老狼的話轉(zhuǎn)達給了大家。這下子,全部綿羊都相信了,他們歡快的來到了狼堡。
老狼看見了,欣喜若狂,卻又不表現(xiàn)出來。它說:“我請大家去我的倉庫參觀一下。”綿羊們都十分信任地走了進去。老狼在所有綿羊都走了進去之后,立刻把大門反鎖,打開了早已準備好的催眠氣體裝置,將綿羊熏暈。然后一只只的綁起來,挑了幾只最肥的開始“大開殺戒”。
畫外音:老狼固然卑鄙、可恨,可是,真正令綿羊上當受騙的不只是老狼的陰謀,還有它們自己的貪心!這就像我們的生活,總會有一些騙子利用我們的貪心令我們上當受騙,其實,只要你不貪心,任何騙術(shù)都不能迷惑住你的雙眼!
赤子心,父女情 (字數(shù):650)
看了一則電視報道,故事中的主人公讓我感慨萬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女孩名叫黃鳳,在她五歲的時候,父親在工地上出了事故,造成了高位癱瘓的后果。母親受不了這樣沉重的打擊,離家出走了。留下年幼的孩子,年老的奶奶,還有傷病的爸爸。 黃鳳的奶奶眼睛不太好,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看不起那個東西了,這個破碎家庭的重擔就落在六歲的黃鳳身上。黃鳳流著淚“送”走了自己的媽媽,又擦干淚承擔起整個重任。多少次父親輕生絕望,可懂事的黃鳳卻對父親說:“誰讓我是你的女兒呢,就讓我照顧你吧。”從自己6歲到14歲,整整撫養(yǎng)了父親9年。9年啊!一個多么龐大的數(shù)字!我不敢想象,整天下課、放學回家只要有空就要給父親翻身、喂飯、清理大小便等等。黃鳳沒有周末、節(jié)假日,每天都是6點起床,晚上很晚才休息。為了給父親求醫(yī)治病,她推著父親(父親在小鐵床上躺著),奶奶跟著她,她們跑了4個城市來找為父親治病的醫(yī)院。她的腳磨出了血泡,晚上就睡在馬路邊、屋檐下,冷了就推著爸爸走走路來取暖……但這種種困難沒有嚇到她,黃鳳只有一個愿望:就是為父親治好病!
終于碰到一個熱心的拍客,把他們的照片傳到了網(wǎng)上,引起了眾多好心人與醫(yī)院的救助,他們仿佛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爸爸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記者說:“我為有這樣一個好女兒而自豪,我一定好好活下去,來回報女兒對自己付出的愛。” 這是一種多么博大的孩子對父親的愛啊!即興而起,我感嘆于黃鳳的孝心。作了一首拙作: 愛我就讓我承擔 天空總是那么的蔚藍 世間一切由它而定 善良的孝心感動了天 但愿陽光更燦爛 美好的一切就在眼前 相信自己 相信明天 理想一定會實現(xiàn) 愛我就讓我承擔,女孩黃鳳對待父親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愛我就讓我承擔!這也是我們的榜樣!
讀《陶淵明集》 (字數(shù):650)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后陸續(xù)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后高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多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diào)最為閑雅有致。 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后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他并沒有隱居山林巖穴,也沒有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身處“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會有鬧市,也就人來車往,喧嘩不絕于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問君何能爾”一句轉(zhuǎn)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題客觀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問下去,頗富情趣。“心遠地自偏”一句,以及為精煉的語言,做出了回答: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 詩的前四句構(gòu)成一個意義“方陣”,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diào)。王安石曾贊賞這四句詩為“奇絕不可及之語”,推崇備至。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qū)”,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稱道的“無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的之筆,是在不經(jīng)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最后兩句,詩人寫出了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茫的情形。這里暗用了《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者而言。”就是說再精妙的語言,也不足以傳達人們復雜的感受。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就是無聲的沉默。也是隱居后生活的寫照,現(xiàn)在工作壓力大的人不也是都希望過這種日子嗎? 飲酒詩----陶淵明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古人書之,以為歡笑爾。跟我學課文《觀潮》 (字數(shù):650)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觀潮》,我們的焦老師給我們講的真是栩栩如生,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好像我就在錢塘江觀潮一樣,這一篇課文寫的真是棒極了!課文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句話為中心句,以“天下奇觀”為中心詞,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的順序進行描寫,讓我們領(lǐng)略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和氣勢磅礴。
1、潮來之前。 作者先描繪了潮來之前的情景,第二自然段開頭先告訴我們了觀潮的時間(農(nóng)歷八月十八)和地點(海寧縣的鹽官鎮(zhèn))。隨后又給我們詳細描寫了潮來之前錢塘江的樣子,登上海塘大堤,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平靜極了;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多么壯觀啊!遠處的小山若隱若現(xiàn),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已經(jīng)上人山人海,這些景物描寫,給錢塘江大潮披上了神秘的面紗。讓我們更想一睹錢塘江大潮的奇觀。
2、潮來之時。 第三和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潮來之時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寫的是遠景,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來寫,剛開始作者聽到了錢塘江遠處傳來了似悶雷的響聲,再看江面,還是風平浪靜,又等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水天連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這是作者寫的遠景;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描繪的近景,先說那條白線逐漸的橫貫江面,隨后白浪翻滾,形成白色城墻,潮來到最近時,作者把浪比喻成千上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讓人們真正的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潮來之后。 在《觀潮》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還沒有忘記給我們描寫潮來之后的情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的涌來,江面還在風號浪吼,過了很長時間,江面才平靜下來,可江水已經(jīng)漲了六七米高了。讓我們從頭到尾欣賞了錢塘江漲潮時的景象。 我們無不為作者高超地寫作技巧而贊嘆,我們無不為作者細膩的文筆而折服,我們無不為錢塘江大潮的神奇而感嘆!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