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竹
我喜歡竹,小時侯在崇明島“插隊落戶”,曾迷戀村前宅后的竹園。干活勞累時,躺在竹蔭里休息,聽風吹竹葉幽響不絕,看眼前天光綠影班駁,記憶中和竹子有關的古詩紛紛涌上心頭。
最熟悉的是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此詩從小就會背,在鄉村竹園里獨自吟誦時,卻難以體會它的妙處。那時,衣衫襤褸,面有菜色,饑餓,疲憊,沒有明月相照,更沒有古琴可彈,哪里來那一份閑適和風雅?
倒是想起李商隱的《湘竹詞》,有些共鳴:“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寫詩需要靈感和情緒,讀詩其實也一樣,不同的心情和處境,讀相同的詩,也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在城市里生活,和竹子相處的機會不多,讀古人的詠竹詩篇,似有清風撲面。
南朝劉孝先的《詠竹》,是最早以竹為題的詩:“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人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那也許是詩人以竹自比,感嘆懷才不遇,最后那兩句很有想象力。
唐詩宋詞中,寫到竹子的詩不計其數。李賀寫過一組詠竹詩,流傳雖不廣,其中有佳句:“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一枝入酒樽。”
蘇東坡的愛竹,也許前無古人,竹子和他終身相伴,不管到哪里,他的眼簾里不能沒有竹蔭,“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他的名言。年輕是,東坡詠竹有豪邁之風:“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中年看竹心情平淡:“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凈無塵,幾硯寒生霧”;到老年:“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由豪邁到平靜恬淡。這是他人生的軌跡,而詩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時期的心態寫照。
唐詩詠竹詩句中,讀來最親切者莫如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中的那兩句:“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這句詩句中,竹子是忠誠親切的朋友,永遠默默地站立在那里,以清涼的綠蔭迎候詩人的歸來。
我喜歡冬天 (字數:50)
雖然很冷,但是人們是勤勞的,所以冬天是熱的,涼颼颼的冬天像吃了許多薄荷,像吃了許多雪糕,我喜歡白色!我們像松樹一樣戰寒冷,堅強,所以我喜歡冬天。我喜歡的一件青花瓷 (字數:600)
我喜歡燕子 (字數:250)
燕子是一種人見人愛的益鳥。它有一身烏黑光滑的羽毛,一對小巧玲瓏的翅膀,一個剪刀似的尾巴,還有一對烏黑的眼睛,仿佛一對閃光的黑鉆石。
有一天,我看見一棵大樹上有一個燕子的巢,幾只燕寶寶一直嘰嘰地叫著。不一會兒,燕媽媽銜來了食物,小燕子們一個個張開了嘴,等著燕媽媽來喂。燕媽媽不顧自己的饑餓,將食物喂進嘴里,小燕子吃飽了,歡快地叫著。而燕媽媽也高興地拍打著翅膀。
突然,天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大風把一只小燕子吹落在地上,我連忙冒雨把它拾起來。雨過天晴,我們找來了梯子,把小燕子放回了巢中。
看,燕媽媽回來了,他們又嘰嘰喳喳唱起了歌仿佛在說:“謝謝你,小朋友!”
多么可愛的燕子呀!
甘肅張掖臨澤縣五三小學三年級:李永鵬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