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了
分類: 初三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05
閱讀 :158
真的很久了。 對于自己的青春,從來都是遮遮掩掩支支吾吾,仿佛不容我回首凝望。否則就會將沉靜的歲月淌成一條奔流不息的河。 記得那時候,整天熱頭熱腦地寫字,一個晚上都能坐如針氈一字一頓地完成自己的夢想。那凹凹凸凸的質感,一筆一劃的字跡,仍舊歷歷在目。 那時候,蹲坐在沙發上,把紙疊在膝蓋上,握緊筆,用孩子的筆體書寫孩子特有的爛漫和美好。偶爾斷了思路,便愣愣地呆著,沉浸在故事中,仿佛主人公的遭遇和自己的生命段落融為一體,一起經歷起伏跌宕。偶爾一帆風順,痛快地揮灑幾千字之后,才發覺已是夜深人靜。只好捏著還有溫度的紙張,抱著進入夢鄉。 那時候,對于自己筆下的東西熱愛不已,往往會盛情難卻地重述舊節,把飛鳥與游魚的故事改編了好幾遍,把赤腳追夢的孩子所去的地方換了好幾個地點,把失憶的林小重新描繪了無數次。即便這些東西是繁雜的,但是快樂占有的成分更多。 可之所以叫做“那時候”。誰都清楚,過往的坐標軸已經越來越遠,隨著歲月的沖刷,終究成為某個不知名的日子,在記憶的星河里黯淡。 有一年,參加全市統一的比賽。當自己重新握起筆時,卻恍然發覺,筆尖始終在白紙上徘徊,無法釋懷。我望著空蕩蕩的遠方,內心深處終于無法否認——再也回不去了。以為自己從未改變,可那些東西的確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大概只有青春,才有那般魔力,才能那樣肆無忌憚地揮毫灑墨。 即便,我仍舊年輕,但終究無法重溫舊夢,溫習往事。那些過往只能靜靜躺在我幼時的筆體中,躲在泛黃的紙張上,被折射于那燈光下幼小的影像,被存放在早已忘記藏身之處的壓歲錢包里。再也回不去了。 記得張愛玲的《半生緣》里,曼楨對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于過往,曼楨十分懷念,但覆水難收。對于這句話,張悅然的評價十分到位:那段時光,[1] [2]
下一篇:溫情灑車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母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