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狂想
分類: 初三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3-24
閱讀 :154
面對一張空白的作文紙,我總是習慣性地提筆揮就,寫不下去了就挖心搜膽。大約讀書略多于別人,竟也可以滿紙,但始終少了一種我渴望的溫暖明朗的激情。自以為并不是一個孤僻之人,為何紙上的文字總愛慨嘆些世事滄桑?討厭別人文過飾非假惺惺,自己竟也如此矯揉造作起來,失其本心! 一頁頁紙組成了書,書中出來一個郭敬明。我喜歡他,不知是為了他唯美的傷感還是為了他奇妙的直白,把個執著少年刻畫得入骨三分。應是入木嗎?不是。入骨是深入骨髓深入人心里,直直地劃一刀,淺淺的傷痕卻持久的痛,好像俯覽自己的本來,仿佛真的親身經歷過一樣,甚至會遇見自己。 紙中書中,我看過張愛玲的纏綿悱惻,看過韓寒的疏狂,看過笛福的想象,看過鄭淵潔的童心和深意,看過老舍筆下祥子的步步被吞噬,看過很多風一般散在時空的人,他們都曾真實地存在過,像你像我又像他,心便隨著書,沉沉浮浮了下去,看一石一花中的世界。 對著紙,對著課本,猛然想到為什么點煤時得先用紙引燃。紙的著火點比煤的著火點低,化學物理這些課本似乎貼近生活,卻把一切都按赤裸的電路圖組合電器、分子原子地分開,一切明朗令人嘆道:“小小世界,不過如此!”書本剝開了一些奇妙的感受,化為生硬的卻是現實的定理。我們的書還在摞高,書本堆積的天空,一本一本,似乎永遠不飽和。 花中看世界,紙中窺我心,如此狂想,僅作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