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風景舊曾諳——水鄉周莊
分類: 初三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3-22
閱讀 :106
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 江南古鎮周莊,古稱澤國,四面環水,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原名貞豐里,北宋周迪捐出自己的房子建寺,居民為感謝周氏,遂改名周莊。 純真來自自然。 來到周莊,便望見古蘇州的身影,宋水依依,唐風孑遺,木船輕輕飄在水中,泊在碼頭,街道水道并行,兩岸全部是中國式建筑,依水成街,傍河筑屋,小船輕搖,綠影婆娑,一派古樸、幽靜。船上的船娘身著花布衣裳,搖著船槳,口中唱著江南的民謠,臉上的笑容質樸淳厚,古老的漁歌傳得很遠,別有情趣。古周莊,迎接新娘都要坐船,走水道,抬轎子,泊到碼頭,這種民俗保留至今。 穿過賣絲綢衣裳的古店,來到周莊著名的雙橋。雙橋始建于明朝,因橋洞一圓一方,橋身一橫一豎,形似中國一枚古代鑰匙,故又稱鑰匙橋,雙橋架在碧水之上,連接兩岸,流水人家,是周莊的一把鑰匙。著名畫家陳逸飛創作了《故鄉的回憶——雙橋》一幅名作,使雙橋成為江南的代表。橋身已古老,依舊安靜的臥在這碧柳之間,柳絲如紗,撫摸著堅硬的石塊,伴流水纏綿了上百年。 “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的張廳是周莊古建筑群中的一個代表。跨入張廳的門檻,上面懸著一塊“周莊張廳”的匾額。我抬頭,看到精美的紙燈和天花板,向前分別是主人接待下等客人的茶廳,接待男賓的玉燕堂,和接待女賓的地方。 玉燕堂非常有意思,正中間擺了三個案臺,最上面的臺子上中間擺了一面銅鏡,兩邊擺了兩個精致的瓷瓶。相傳張廳的主人徐達,因在周莊富安橋上走了三個來回,因此連升三級,放瓶子和鏡子寓意平平靜靜,放瓶子和案臺象征平平安安。往后就是接待女賓的地方,門口墻角有幾株芭蕉,等到下雨天,雨點落到芭蕉葉上,沙拉沙拉,秋意闌珊。這個堂中桌子上也擺著鏡子和瓶子,不同的是有兩把椅子,一把有椅背有[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