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這句話,自從我第一次讀到它,就幾乎一天也沒有忘記過。詩人就像一個從來沒有受過傷害的人一樣,如此誠摯,欣喜,寧靜地歌頌著大地,陽光和人歡馬叫,喧騰不息的世界。
普魯斯特在《追憶逝水年華》中,寫到“我”在火車停站時,見到一位賣牛奶姑娘:“……晨光映紅了她的面龐,她的臉比粉紅的天空還要鮮艷……有如可以固定在那里的一輪紅日,我簡直無法將目光從她的面龐上移開……”普魯斯特對于陽光的敏感與迷戀,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體驗陽光,體驗美,體驗幸福,體驗純凈,體驗溫馨,體驗柔情,體驗思念和懷想,這樣的精神生活,這樣的心理空間,實在太有魅力。即使是受盡心理折磨的尼采,到了晚年還依然懷戀著年輕時代“那些充滿信任,歡樂,閃爍著崇高的思想異彩的時光――那些最深沉的幸福時光”。那些最深刻最博大的靈魂,幾乎都是既能充分體檢人性之暗昧,又能充分體檢陽光的明朗和溫暖的人。
究竟是傷痕累累的心靈容易感受人世間的美麗溫馨,還是沒有受過傷害的心靈更容易受到這樣的美麗溫馨?我老是被這樣的問題所縈繞。也許無論是否受過傷害,一顆善良的靈魂總是可以敏銳地感受陽光與溫暖的。
但是,沒有受過傷害的心靈,他不只是能夠感受陽光,他就是陽光本身,只要你見到他,你就不難感到他們的純凈,透明與溫暖。這是任何受過傷害的心靈所不可比擬的。
一顆純凈的心需要另一顆純凈的心相互映照,一顆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顆純凈的心的心靈照耀與沐浴。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這是一種漫長的靈魂洗禮。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
為了成為陽光,我祈禱于世上。
追求,為了生活 (字數:1100)
最近,我看了一本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窗邊的小豆豆》。不知道為什么,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時常能涌出眼淚來。這本書不僅是對作者小時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無數讀者的相似經歷,它不僅抒發了作者對小林宗作校長的感激與懷念,也讓我們體會到了愛與被愛的快樂和幸福。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可新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我被小豆豆天真爛漫,助人為樂的品質感動著,更被小林宗作校長那默默奉獻,舍己為人的行為感動著。現在想想,雖然小豆豆在我們眼里是一個很怪異的孩子,但自己小時候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回憶往事,小時候,我一直認為烏龜的“縮頭絕技”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一看到蝸牛縮頭便認為它是一只小型烏龜,直到有一天媽媽跟我說:“這種動物不是什么小型烏龜,它叫蝸牛,是一種很常見的小動物。”可我還是覺得它們是一個種類的,但又很聽媽媽的話,所以從那天開始,便把烏龜認為是一種巨型蝸牛。現在想想小時候能把蝸牛和烏龜混為一談的我,又何嘗不像書中的小豆豆?這個世界上像小豆豆一樣愛幻想,愛動手的孩子并不少,可為何能成名的人卻不多?有時候,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語就可以啟發孩子,但也會傷害孩子天真爛漫的心。小林宗作先生用實踐的方法,讓孩子們親身去感受書中的涵義,去感受大自然萬物的美好祥和;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孩子去找到自己的優點,并培養它。這種獨特的教學方法使他教的大部分學生長大以后,都在日本成為了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這里我想問一句,你在這本書里最羨慕誰,最想成為誰?很多人也許會想成為天真可愛的小豆豆,會想讓和藹的小林宗作先生來當他的老師,這樣每天都可以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必被那些繁瑣的定理考卷充斥著自己的時間。我也挺想成為小豆豆的,每天自由自在的生活,多好啊!可是,我更想成為的,是像小林宗作一樣的老師。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不學習那是肯定不行的。但是,很多孩子適合的并不是考上清華北大一樣的名牌學校,變成“學霸”,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職業,他們也有自己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力。我并不想讓我的學生都成為學習上面的“頂尖人物”,而是想讓他們的優點和理想盡情的發揮,讓他們長大以后不后悔自己選的路,勇敢追求并去努力實現。一個童心未泯的小豆豆使我們羨慕,而一位偉大的老師更令我們贊揚。他的專注熱情值得我敬佩,他的淳樸善良值得我學習,他的教學方式令我嘖嘖稱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所有老師都值得我們敬佩,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把精力和青春都給了我們,為的,就是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未來祖國的棟梁。“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我知道,再華麗的詞藻也不能代替您對我們的悉心教導,再深沉的道謝都無法抵過您對我們的付出,但在這里,我還是要誠懇的說一句:“謝謝您,我們親愛的老師!”
【老師點評】:引用或概括不當
讀《為了自由的呼吸》有感 (字數:1200)
當我讀到“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第一次’時,我很有感觸。書中說到:“我們給他們創造的‘第一次’機會實在是太少了,而許多學生只好走到社會上再去完成人生的‘第一次’。這是教育的失職!”是啊!細想一下,無論小學還是大學,總是感到學生能力的單一,要么就是成績很好,能力很差,要么就是什么都很強,學習不上心。為什么會有如此極端的想象發生呢,我覺得學校的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為學生提供的平臺太單一了,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得發展,長時間的荒廢,能力就退化了。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尤其又是一年級的教師,我覺得我的教育理念會對學生的學習帶來深遠的影響。在我的教學中,會有多少個‘第一次’啊,第一次寫作業;第一次考試;第一次回答問題;第一次做錯題等等等等,而對待這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教師的態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前總是把目光放在學生的紀律、成績、聽講這些很局限的方面,對這些方面是應該關注,但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在關注以上方面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成長和學科的發展。我常常在想,數學到底要教給孩子什么呢,是一些數學書上的知識,是考試的技巧,還是解題的能力。我覺得都不是,數學是最美的一門學科,我覺得應該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這種數學的美,發自內心的愿意接觸它、了解它、探索它。而這種美好的愿望都離不開數學學習研究中的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針對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的數學學習應該是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有趣的。在教學中應該多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交流。以前我總是害怕讓學生活動,怕耽誤時間長、怕課堂紀律不好、怕教學目標無法完成。所以總是蜻蜓點水式的草草結束,接著就是老師的講、學生的聽。是的,學生很聽話,效果不錯,直接給學生指了條捷徑,中間的環節省略了,看似很完美的教學過程,確剝奪了學生太多的第一次。這樣的教學學生會喜歡嗎,會感興趣嗎?難道永遠都給他們指條捷徑嗎,不可能!不探索、不交流永遠都不會有學習;永遠都不會進步。所以在教學中需要學生活動的,我都讓學生充分參與,剛開始效果是不大好,學生總是亂哄哄的,但我想學生的成長是需要過程的,于是我不斷地上網查閱相關的資料,提升自己課堂的駕馭能力,我明白活動過程不應該是一種形式,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認知過程,教師提出的目標要簡潔易懂,分工要細致,要讓每個學生都經歷活動學習的‘第一次’。數學課中經常有一些實踐活動課,以前總是覺得可上可不上,讀了此書,我才發現,這些實踐活動課很重要,是讓學生發現數學美的最好方式。于是我每次都認真備課,有時課前準備很麻煩,要準備很多的教具,學生也要帶一些材料,但我沒有放棄,我相信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不會是雜亂無章的,應是活而不亂的。在最近進行的實踐活動課《小小商店》中,我切實的感受到了。我把這次任務告訴了班里的學生,學生們很開心,紛紛去超市打聽價格,買來相應的東西。在課堂上學生把自己帶的物品擺在桌上,組成個一個個小小商店。學生們分組交流著,在買東西、付錢、找錢等一系列活動中,我發現學生的知識經驗不僅得以積累,還有所新收獲,知道了“9.5元”的含義,而且還相應的培養了學生對于人民幣的估算意識。知道買東西大概要準備多少錢。通過這樣一次一次的活動,學生愛上了數學,愿意與人交流,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學習數學的信心也足了。家長們也反映學生在家做作業不再有依賴性,很有主見。
付出就有收獲,這只是無數個‘第一次’中的一個,我想如果學生的每個‘第一次’我們都能認真、貼切的為學生創造條件,那學生的成長該會是多么的豐富多彩,雖然這中間的過程有挫折、有汗水,但經歷了才能積累經驗,才能提高能力。正如書中所說:人生是由無數“第一次”組成的。在學校生活中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第一次”體驗,盡可能地讓學生主動尋求“第一次”體驗,這樣的經歷會影響學生一生,這樣成長起來的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的時代和斑駁陸離的社會。不要把一切體驗都留到學生踏上社會之后。那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就意味著沒有很好的完成。
為了那片湛藍的海水 (字數:900)
四川省西昌市川興趙家小學六年級楊川熹
我的家鄉西昌個陽光明媚、物產豐富的地方。物產豐富的根源在于邛海的水,邛海自然而然就成了西昌人賴以生存的根源。
在家里,常聽到大人們講他們小時候到海里挖龍蝦、撈蚌殼、扯海菜。就是用家里的破竹兜也能兜到小盆小盆的小米蝦,還能在海邊的樹上掏到鳥蛋。一到秋天,海里還有摘都摘不完的菱角……聽得我向往不已。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去兜小米蝦、摘菱角啊!
星期天,我約上幾個小伙伴打算去海邊親自體驗一下,可是當我們精疲力盡、渾身濕淋淋地上岸時,桶里只有幾只可憐巴巴的小蝦在望著我們。我們商量了一下,還是把它們放了吧!我失望而納悶地回到家,問爺爺奶奶:“哪里有那么多小米蝦啊,你們騙我的吧?”爺爺看了看我,笑著說:“你自己去找答案吧。”
滿腹疑惑的我再次來到海邊開始尋找答案,不一會兒,我驚訝地發現岸邊有幾條死去的魚漂浮在水面上。這些小魚為什么死了呢?我正在納悶,抬頭卻看到村里一位叔叔正在把噴剩莊稼的農藥全部倒入海里,海面上立刻泛起了一層白色的泡沫。原來小魚小蝦們都生活在這樣被污染的海水里,不死才怪呢!我繼續往前走,遠遠地看見幾只漁船在拉網。我走進一看,船里全是大大小小的魚,大的就直接到集市上賣,小的就曬成了魚干。為什么不把小魚放回去呢?正想著,一陣“嘟嘟”聲傳來,我轉身一看,一個人背著背簍,手里拿著一根長桿,正在用電瓶打魚呢!我心里一緊,說不清是什么滋味。
我看著眼前湛藍湛藍的海水,多美啊!然而人們過度的捕撈、污染,大量的排放污水,使邛海里的生物岌岌可危了。難道,長輩們昔日的那些美好回憶,就永遠只能是回憶了嗎?
回到家,媽媽看到我悶悶不樂的,她問清原因后告訴我,“現在,環保部門已經很重視邛海的環保問題了。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來保證邛海里的生態平衡。保護邛海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就去海里撈白色垃圾吧!”
當我們趕到海邊時,已經刮起了風,海浪把一大堆白色垃圾吹到了岸邊。我和媽媽用長棍子把這些白色垃圾都撈了起來。天快黑了,我都不覺得累。我想:以后我還要經常來,更要動員身邊的同學、朋友、親人一起動起來,為保護邛海出一份力!
為了這片湛藍的海水,為了我們的魚米之鄉,為了我們富饒的家鄉,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讓我們都一起行動起來吧!
指導教師:高立祥 楊廷燕
四川涼山西昌市川興小學六年級:xcgaolixiang
下一篇: 《通靈王》隨想——所謂朋友 所謂同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我談《西游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