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我和成功有個約會
親愛的成功先生:
你好!是我呢!
你……還記得我嗎?還記得我們的約會么?
嘻嘻!以前啊……我跟你的感情是以“100分”為見證,為了得到它,為了見到你,我可以做到廢寢忘食而學也。但后來,我和你的約會建立于別人的羨慕眼光。為此,我也是拼了老命地去完善自己,想讓自己“多元化”,“多極化”。
如今啊……我對你我之間的感情有了新見解了。不是為了得了“100”后的小紅花,不是為得羨慕眼光后的贊美。而是為了自己。我和你不是很早就約好了嗎?你在前方等著我吧?是不是已經看到我如何在困難中艱苦奮斗?是不是看到我怎樣在逆境中積極向上呢?呵!我知道的,你就在前邊,就在那個站口等著我。你的笑臉越來越清晰了,我仿佛還可以看見你胸口懸掛的太陽呢!你呢?看到我為赴約而勃發的昂揚英姿么?看到我爆發的小宇宙了么?
哎呀,還別說啊!只不過跟你約個會嘛,還蠻難的咧……你那個親家—“挫折”簡直當我開小賣部那樣,時常來光顧我。我越是想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實力他就越為難我,說直接些,她就是誠心刁難我,擾亂我,使我做事不順,飽受折磨。我看哪!她是不想我接近你!怕我搶走你!哼!她越是這樣我就越要讓她知道我對你那堅定不移的感情。
所以,成功先生,請你放心,我是有實力的,還怕她是不是姓“挫”名“折”嗎?若她為銳刀,我的實力必化作堅固的盾牌;若她變作快箭,我的實力定繞成不穿的靶子!就算她會七十二變,我也會念如來心經,用緊箍項圈來扼住她的喉嚨!
在這里,我向你承諾,我對你的熱情將會一如既往。不論赴約路上有多少人中傷我,我都會坦然走過;不管路上有多少眼光看低我,我亦執著向前。下雨呢?打著傘走唄!打雷呢?呃……請別擔心,就算頂著枚避雷針,我也會在暴風雨中尋找你所在位置,我的原則是—“絕不失約”。呵!你看到我的決心了嗎?那個執著的信念啊!不屈地閃耀著呢!
就這樣咯!遲些見。喏!親愛的成功先生,我們約好的咯!不見不散!
xxx年xx月xx日
赴約少女:愛慕者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讀后感 (字數:1000)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本書中說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后進入玩具鱷魚嘴里。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于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復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后,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愿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殘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并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癥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圣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秘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這本書值得一看。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
希望鑄就成功 (字數:750)
誠然,季羨林老先生在《成功》一文中寫道:“成功等于天資加勤奮加機遇。”然而,縱觀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希望是他們都具備的必需品。“能夠穿越茫茫苦悶的,唯有希望啊。”史鐵生如是說。希望是鑄就成功的必需品。
“在絕望之山上開采希望之石。”這是新東方學校校長俞敏洪最愛說的話。新東方創業時教師都擠在一個街頭窄小的辦公室,學員少的可憐。但俞敏洪沒有放棄。憑借著渺小的希望的光芒,他在茫茫的黑暗中看到了新東方的前景。終于,奇跡出現了,新東方作為國內第一批專業英語培訓學校,逐漸被認可,在短短十年之間迅速發展,成了國內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無疑,希望成就了新東方。在創業時微弱卻執著的希望,撐起了一片可以展翅飛翔的天空。
黑夜降臨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列強們的入侵,日本的虎視眈眈,國內的軍閥割據,天下大亂。值此危機存亡之際,梁啟超先生奮然提筆“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泄汪洋——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少年中國說》猶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將希望傳遞給了每一個徘徊在黑夜中的人。于是乎,奇跡出現了,不到半個世紀,中國已然擺脫了黑夜,沖向了新的光明,希望對于一個國家,也是那樣的不可缺少。
對于另一種人,那些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來說,希望則是上帝伸出的唯一的手。張海迪于輪椅上學會二十六國外語,霍金在病重的情況下寫出了時間簡史。他們的成功不正是希望煥發的不滅光輝嗎?而史鐵生,號稱“著名病人,業余作家”,在輪椅上用一根筆寫成的《靈魂的事》打動了無數人。“但是太陽,它無時無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一個生命猶如“夕陽”般脆弱的人,竟然用這樣的方式,散發出了“旭日”的光輝。可以說,希望是生活下去的勇氣,是前進的動力。
然而是不是只要有希望,就可以放手大吃大睡,坐享成功了呢?不。那不是真正的希望,那是披上了希望的外衣,本質是空洞的幻想。“希望之為虛妄,正與絕望相同。”希望需要輔以努力和勤奮,否則只是一片泡影。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而青春只占了四分之一的時間。懷抱著一顆希望的種子,生命無時無刻都會散發青春的光輝。讓我們用希望照亮前行的路,用希望煉成一顆青春的心,在希望中拼搏,用希望鑄就成功!
十一學校初二:王者之風
成功 (字數:400)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向成功的終點跑去的雙腿。有些人卻跑地快,有些人卻跑地慢,還有些人仍然在成功的起跑線上,還沒找到成功的意義。
人終生都是向成功的終點跑去,我也不例外。我小時候,我仍然在成功的起跑線上,不知道什么是成功,在渺茫的人生當中尋找成功的意義。13歲的時候,我已經知道什么是生命的意義,而成功,我卻知道了一點點,還在成功的途中慢慢地跑著。隨著年齡的生長,我漸漸地長大了,才知道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無限的努力、刻苦、汗水與淚水和最大的代價中的收獲。
從我知道什么是成功后,開始在成功的途中快速地跑去,不斷地付出了無限的努力、刻苦、汗水與淚水,終于在球隊中取得了好成績。雖然在球隊中取得了好成績,但是我的學習成績不斷地下降,老是讓老師與父母擔心。不過,我會像在球隊中一樣,不斷地付出無限的努力、刻苦、汗水與淚水,在班上取得好成績,從此以后不讓老師與父母擔心。也不斷地出無限的努力、刻苦、汗水與淚水和最大的代價向成功的終點跑去。
下一篇: 給阿q同學的一封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那最慘不忍睹六月的離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