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的課文
分類: 初三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9-27
閱讀 :263
我討厭的課文 雖說我勉強算得上是個文人&,但就算是一個正牌的文人也難免有自己最討厭的文章,何況我只是區區一個聰明的中學生呢?沒錯,如今的課文成千上萬篇,看得人眼花繚亂,光是字數就可能成為被討厭的原因,但我絕對不會那么膚淺。 眾人都說,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文學常識,通常都是以他是否讀過某某某名著或者是一些香名在外&的文學作品作為評判標準。所以,在當今的文學青年群體中,有哪個是沒讀過百篇以上的文學作品的?有哪個不能背出書中人物的特點?如果沒有這兩下子,很可能你就會文人排斥。但我真的不得不澄清一點:我是一個不喜歡看文學作品的文學青年! 上初三了,語文越學越難,你知道的,就是第一課的題目為《文學作品》,接下來第一段為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打開目錄第一頁文學作品,第五頁文學作品,就是這種深度老花眼的感覺,接著就腦袋一片空白。難啊,讀不懂啊,你說這很哲學,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寫得深層,就那么短短一句話,你就不得不分析出幾種不同意思;寫得妙,就好像在跟不知是哪個時空的人對話;想象派也很形象,畫家的專長,一個虛假的人物熔鑄成活生生的形象;夸張派,感情色彩極為瘋狂、激烈。這一切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物質的極端,無法用明確的語言表達出這種感受,打個比方,腦袋上冒出一團火焰,然后感覺到有人往上拉你的腦袋,整個氣就升空,那火焰就爆發出來,那是到達一個無法再高的極端點。 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 文學作品也不例外吧。其實,讀了一千本書都不及讀一本書有用,因為這樣才讀得精。文學作品正是一個很典型的列子,它們用詞都很精辟,很有深度,整個就是不同檔次的作品。在用詞精辟的同時,運用想象、聯想、虛寫、夸張的手法更深入地[1] [2]
下一篇:留在我記憶深處的風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