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小牛頓科學館——地球的演化
我今天看了一本特好看的書,《小牛頓科學館——地球的演化》,讓我知道了很多有關地球的知識,在這里我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地球的誕生
地球是“無中生有”的。在四十六億年前,太陽從直徑達十萬光年的漩渦銀河中誕生。它四周的氣體和塵埃,逐漸形成無數的小行星;小行星彼此不停的碰撞,有的會撞得粉碎,有的卻會因沖撞而結合成更大的行星,地球就是在這時候產生的。剛形成的地球,我們叫它“原始地球”。原始地球受到無數小行星不斷地碰撞,漸漸擴大,引力也變得更大,更能吸引其他的小行星;于是地球就像滾雪球般地愈來愈大了。
在小行星沖撞地球的瞬間,溫度高達攝氏一萬六千度左右,小行星及一部分地球因高溫轉變成氣體而蒸發,最后環繞在地球周圍,這就是原始的大氣層,其中主要的成分是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小行星不停地沖撞地球,所產生的熱量被大氣層阻擋住,儲存在地表;愈積愈多的高熱把地表融化成巖漿,濃厚的巖漿像海洋般籠罩了整個地球;我們稱這時候的地球正處于“巖漿海”的時期。
二、海、陸、空的形成
巖漿海時期結束后,地球表面逐漸冷卻,等溫度降到攝氏三百度左右時,原本離地表五百公里高處的濃厚云層,開始緩緩的下降。云層轉變成雨水,地球的第一場雨自漆黑的天空傾瀉而下,而且一下就下了好幾個世紀,于是整個地球就被洪水淹沒了。滿天的雨傾盆而下后,大氣層變得不再那么濃厚了;隨地表溫度的降低,地殼也凝固了;而洪水則聚集成海洋。地球在誕生幾億年后,終于由一片混沌發展出陸地、天空與海洋。
三、生命的產生
約在三十五至四十億年前,浩瀚的海洋中充滿了許多種元素。漸漸的有些元素互相結合,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化合物,當時的地球和今天不大相同,常常發生非常劇烈的運動。雷電、紫外線和輻射線使得海洋中的化合物產生化學變化,形成生命的基本材料——有機分子。有機分子經過長久的演化,變得更大更復雜,終于形成了簡單的生物體。在遠古的海洋中多處漂流。
約在二十五億年前,地球的角落布滿了藍綠藻。藍綠藻利用陽光、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到了四億年前,藍綠藻所制造出來的氧氣不斷釋放到空氣中,終于改變了大氣的成分,使氧氣的含量從原來的百分之零點零零零一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一,地球也就變得愈來愈適合生物的生存了。這時植物開始成功地向陸地邁出了第一步,植物登陸后,動物也開始嘗試往陸地發展。隨著后來的演變,地球變得越來越漂亮,物種越來越豐富。大約在四百萬至一百萬年前,出現了猿人。最終演化出今天的人類。
看來自認為自高無上的人類,和宇宙的力量相比實在是太微弱了,現今人類是地球的霸主,那么若干億年后,人類還會是地球的霸主嗎?而且地球從產生發展到今天,是多么的漫長,多么的不容易,經歷了烈火、經歷了長期的嚴寒雨淋,我們應該愛護我們的家園,愛護我們的地球。
二十年后的地球 (字數:450)
我坐著1號火箭以每秒1200萬公里的速度,飛快地向我的家鄉-地球沖去。地球的變化真大哇!那一朵朵潔白無暇的白云,那一個朝陽燦燦的太陽,一大片綠草如毯的森林,點綴地球這塊土地上。由于地球上的人遷移了一半,工廠的廢水、廢氣都減少了。所以地球媽媽又變回了公元2000年前的三國演義的環境了。
我著地了,馬上跑到了運河。以前黑如墨水的運河一下子變成了清澈見底、水平如鏡、美麗動人的樣子。我看傻了眼,一動不動地欣賞這美麗景色。不時有幾條全身金光閃閃的魚兒跳躍在水面上,擴散出一圈圈波紋。都是因為我以前的同學小星做了污水處理局局長,把污水排到了太空黑洞里。再加上神奇的污水變清法,所以運河變成了美麗的運河了。
我又去了人民公園。一進去,我看見了幾棵百年羅漢松。我疑惑地說:“這些羅漢松不是早死了嗎?”旁邊的路人解釋到:“不是呀,我聽說那個植物專家小明把它們治好了。”“是嗎”我不禁吃驚起來。我又去了荷花池,那些美麗的荷花如仙女一般,我真是大飽眼福呀!
二十年后的地球真美,我真希望這是現實。讓我們好好讀書,創造更多奇跡吧!
福建三明寧化縣中沙中心學校六年級:羅國政
讀《給地球爺爺的一封信》有感 (字數:700)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給地球爺爺的一封信》。我讀完后,第一次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性,同時也深深的明白了破壞環境就等于慢性自殺這個道理。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在世界地球日那天給地球爺爺寫了一封信。信里講述了破壞環境對地球的傷害和作者要求保護地球的心聲。
這篇文章使我感受頗深。我覺得,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太弱了,也可以說人們根本就不懂的環保的重要性。現在科技進步了,人類富裕了,可是資源卻貧瘠了,地球卻退步了。再這樣發展下去,終究要有一天人類會瀕臨滅絕,如果真的變成了這樣,那么人類創造的一切科學奇跡和輝煌歷史便將永遠不復存在了。
地球是養育我們人類的母親,地球為我們人類提供了一切生存的環境,而我們人類呢?人類無止境的開懇荒地,使綠洲變成沙漠;人類不斷的建造工場,工場排出的污水,使河水不在清澈見地;工場排出的廢氣,使天空變的不再湛藍明境……。這些事情不是我在杜撰,而是發生的我們身邊的事情。
那天,我去姥姥家,我和妹妹趴在窗臺上看遠處的景色。我本以為能看見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可是我卻發現,往常那條清澈見底,五光十色的小河變的渾濁烏黑,臭氣熏天,河上漂著塑料瓶,垃圾袋,冰棍棒等垃圾。我不由的大吃一驚,我想,為什么人類把家鄉唯一清澈的小河也污染了?難道只為了科技的發達嗎?如果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供人類居住,那么人類還會有什么資本去創造發明呢?
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了一億年前的地球。那時雖然科技落后,但空氣是那么的新鮮;天空是那么的湛藍;小河是那么的清澈;動物是那么的樂……。我多么希望人類能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使地球變成一個美麗的家園呀!真正能象我夢見的那樣,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
人類啊,快快覺醒吧!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的家園真正成為一個科技和環境同樣發達的天上人間吧!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 (字數:650)
更多讀后感范文
地球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這位人類的母親是那樣美麗壯觀。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小了。地球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隨意地破壞她,是有些資源不能再生,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威脅。如今,科學家證明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公里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所以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造福后代。這是我讀《只有一個地球》所得。有了地球,有了人類,地球流著藍色的血。
人類不該破壞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可人類卻做到了,是大肆地、隨意地破壞生態環境。地球只有一個,足以讓人珍惜,而人類卻毀壞她。
如今,地球遭到了人類的重創,現已“面目全非”,許環保主義者盡力保護地球,但一切只不過是杯水車薪。地球上資源有限的,在人為破壞下,逐年減少。如水資源,它是寶貴的,人們往往以為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它在地球上卻逐年減少。在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中,生態環境卻遭到肆意的破壞,環境危機日益嚴重,人類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自然為人類敲響了警鐘。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缺少的,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要讓水浪費掉,不知不覺流掉、滲透掉。面對之中這可怕的一切,看過,但仍是現實。保護水資源,不要讓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眼淚!節約用水,刻不容緩,因為浪費水就是扼殺人類自己。
還記得98年的特大洪澇嗎?這天災是由人造成的。河岸邊樹被砍光,泥土經雨水沖刷,沉在河底,水位上升,才導致大洪水。人為的破壞,使地球變灰了,變老了,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讓我們攜手保護家園。還給大自然一次新的希望。
未來也許是美好的,或許是一場噩夢,不管怎樣,讓我們全人類行動起來,都來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為我們的子孫后代更好地服務。
紹興市浙江省塔山中心小學5(7)凌冬緣五年級:凌冬緣
相關內容推薦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