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問路的人
說實在的,從小到現在,跟我問路的人用兩只手便可以數完,而他們對我而言僅僅是擦身而過,轉瞬即逝的陌生人。可不知怎的,今天向我問路的人就有三個,并令我印象深刻。
上午,剛上完馬思特的課,買了個牛角餐包便匆匆上了車,見第一個座位是空的,便坐了上去。快到紅旗廣場時,我正拿出一個面包準備啃,旁邊的男子忽然扯了扯我的一角,我回過頭去,只見他拿著筆在手上寫了幾個字,“中心xx站”,我迷茫的抬頭望著這個陌生男子,他又指了指手上的字。我睜大眼又看了一遍,無奈只好歉意的對他說:“只是中心什么?我看不大清。”他急忙用手擦了擦,在下面又寫道:“中心汽車站”,哦!原來他是問路的!我指了指不遠處,“等一會兒轉彎后又一個站,在那里下,旁邊就是了。”他又寫了一句,“謝謝”,便提著包,向人多的后門走去,頓時,我的心里翻騰起波浪。
想起他手掌中擦了又寫的筆痕,想起他不忘“謝謝”時的笑容,想起他明明可以從空曠的前門下,卻寧愿遵守規則從人頭攢動的后門下,想起他買車票是交流的不便。。。明明是一個陌生人的簡單問路而已。。。
下午,從步步高出來時,正好又碰上了一個問路的人,他背著大包小包,擋在我面前時,灰頭土臉的樣子把我嚇了一跳,他憨厚的笑著對我說:“請問長途汽車站怎么走?”我指了指汽車站的方向,他點了點頭,仿若恍然大悟,“還要往前面走是吧?謝謝你啊,小妹妹!”說著便向我揮手示意,向汽車站走去,我心情大好,很久沒有碰著這么樸實的人了。
不一會兒,快到車站時,有一個提著電腦包的男子將我擋住,“小朋友,請問汽車站是往那邊走嘛?”我點了點頭。“謝謝啊!”商業般的微笑,接著便走開了。
回家的路上,一直都在沉思著,一天之中,我遇到了三種人,三種問路的人,第一種問路的人是聾啞人,雖然說他們存在著某種“殘疾”,但卻依舊遵守著“前門上后門下”,并且會對人說謝謝。我想,其實這個社會并不是太差,畢竟連聾啞人都如此的禮貌。第二種問路的人是最最樸實憨厚的農民,當他們憨憨地朝我笑時,莫名的在心中揚起一絲溫暖的微光。第三種問路的人是白領,不失禮節卻依舊微笑著。
我想,問路是一種學問,當一個問路的人更是一種學問。
湖南省株洲市景炎學校1011班初二:王雅琴
問路 (字數:200)
星期六的上午,蘭蘭要去白馬石刻公園。但他不知道怎么走,正巧對面走來一位老爺爺,她決定要去問問老爺爺。 蘭蘭走過去問:“老爺爺您好,請問去白馬石刻公園怎么走啊?”老爺爺熱情地說:“從這條路往前走,看見十字路口再往左走就到了。”蘭蘭說:“我知道怎么走了,謝謝您老爺爺,再見。”老爺爺說:“再見,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蘭蘭按照老爺爺說的路線走了一會兒,就到了白馬石刻公園。
敢問路在何方——小談西游記 (字數:1200)
敢問路在何方
——小談西游記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段熟悉的旋律喚起了不少人童年的夢,童年的記憶深處一師三徒在西行路上演繹著不朽的傳奇。沒錯,這便是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西游記》。
我對《西游記》雖不是十分熟悉,但也粗通毛皮,略知一二:幼時看以原著更改的動畫片,不下十遍;再大些,就開始看電視劇;直至現在,我仍在看古典文學版本的《西游記》。在這里,我就以我個人的角度,小談《西游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擅長表現人物性格特征,通過各種事件即能使讀者了解人物。我就發表一下我對各個人物的看法。
唐僧身世坎坷,但有勇氣,敢擔當;有一顆仁慈之心;有自己的信仰。在唐太宗挑選僧人欲往西天取經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多苦多累。而是懷著對國家對君主的赤誠之心,懷著對亡靈對忠魂的憐憫之情,懷著對如來對信仰的崇敬之感,毅然踏上了西天取經這條艱險的道路。這些都是他心中的佛,是他心中至高無上的信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好壞兩面,仁慈也是。太仁慈也是他的缺點,他一再講所謂的“慈悲”,賢愚不辨,面對孫悟空的好心幾番埋怨。正因如此,才受到西方路上邪魔的一再蠱惑。總而言之,唐僧是一個頭腦迂腐的老好人形象。
孫悟空是本書的主角,他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帶有一份浪漫主義色彩。他曾攪冥府,掀東海,大鬧天宮。表現出他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大無畏精神。他在西行路上發揮極大的作用,他每每當師傅遇難,都歷盡艱辛,救師父出來。每次他都是積極想辦法,即使在受到了師父的冤枉,也并無散伙之心,對師父的忠誠可見一斑。但有人說這都是緊箍咒的功勞,非也,非也。在每次妖魔抓唐僧進洞后,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任妖魔將唐僧吃掉。那么在世上,只有觀音、如來知道咒語。到時推妖魔神通廣大,著實救不出唐僧,又奈他何?由此見,悟空保唐僧是出于真心。此外,孫悟空又天真靈活,詼諧幽默。是古代人理想的化身。
豬八戒是最有喜劇色彩的人物,為本書添加了許多樂趣。豬八戒真是集成了豬的所有特征:好吃懶做、懶笨饞滑。但也本質單純、身粗力大、堅韌不拔,若有用著他時,二話不說,多苦多累也毫無怨言,所以成了眾人喜歡的人物形象。
最后是沙僧,沙僧只用兩個字即可概括:憨厚。在未收他之前,是豬八戒挑擔,而他加入后,就自動接起了挑擔的工作,一挑就是十幾年毫無怨言。讀者在讀《西游記》時大多是孫悟空豬悟能的故事,殊不知在斬妖除魔的時候,沙僧一直默默保護師父,若有妖怪,沙僧也會義無返顧的沖出來。在師徒喪氣之時也會出一兩個好主意。沙僧,《西游記》中最平凡又最不可缺少的人物。
《西游記》除了塑造人物形象之外,更多的是人生哲理,其中給我最大影響的就是“敢問路在何方”,一句很簡單的話語,卻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但有幾分相似的人生哲理。
第一,體現在這個“敢”字。這表現出一股莫大的勇氣,是常人所不及的。唐長老不畏妖魔,天地間一股坦然正氣;三徒眾費心竭力,塵世間一陣君子之風。這就是荀子口中所言的君子之勇。君子之勇,乃為捍衛仁義,不屈于權勢,不顧私利,堅持正義而不屈不撓,為了心中信仰,不惜一切,這就是所謂的君子之勇,是孔子所說的智、仁、勇的統一。
第二,則是在于“路在腳下”。這十萬八千里的路,是唐僧眾師徒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走出來的。孫悟空曾對豬八戒說:“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駕云,只是去的有遠近些。你是馱不動師傅,我如何馱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樣樣皆知。但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等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孟子說過:“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在告訴世人磨難是上天的財富,不要逃避困難。
讀過《西游記》后我得到了很多人生的財富,也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所以我覺得要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夠更加的充實自己,為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語言欠流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