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清明節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今年又逢了清明,我和爸爸去了爺爺家,準備為我們祖先掃墓,我們一起登上山上,首先去拜訪我逝去的奶奶,看著那墳墓,我心中有一絲說不出的滋味,這是最疼愛我的奶奶啊,怎么能離開我呢,去那個遙遠的地方,想著想著竟想到死亡的恐怖,我死后會到哪里去呢,難道真的去那傳說中的地方,看著自己的子子孫孫,死亡到底是什么,就是沒了呼吸沒了心跳,沒了大腦嗎?我慢慢對死亡有了恐懼,人生就是一條路,有許多十字路口,走著走著就走進死亡的深淵,罷了罷了,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快樂過一生。接下來就是百年不變的習俗,我拿著香對奶奶墳前進行了鞠躬,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放完了鞭炮,就告別了奶奶。
第二個地方則是我的太奶奶,我不了解的一個靈魂,因此我常常在想這破舊的祖墳藏著一個怎樣一個靈魂,她以前是個什么樣的人,她有著什么歷史,他應該是是像奶奶一樣的人
像奶奶一樣在她的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進行了拜,就離開她的墳向我們老樊家的“祖”出發了
看著我這個家族‘祖’看著墓碑上我的名字,我想起了很小的時候,爺爺給我說過我們的太爺爺,日本侵略時,從麗水逃到臨安的,因此我們這個“祖”只是太爺爺罷了,我們的祖宗在麗水,麗水才是我們的根啊,聽完之后,心里只有一個信念,去麗水找回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祖先,這個信念已經在心中埋了5年了,看著墳,太爺爺好像復活了,在告訴我去找到自己的根這個家族的根,看著他,我酸酸的,我何嘗不想找到自己的根,這么多年,應該早已被人坦平了吧,但是我不能放棄,我要繼續找。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臨安錦城二中初二:樊斌
清明節看山 (字數:450)
(一)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太10陽在灰色的云間露出了20羞嗒嗒的臉。我跟著爸爸30準備去掃墓。我的家現在40是個群山環繞的美麗的50地方。以前和家鄉只是遠60遠地看,從來沒有爬上去70過,今天終于有機會上去80看看了。我們坐車來到山90腳下,我抬頭往上一看,只100見彎彎曲曲的小路直到110山頂,小路兩旁郁郁蔥蔥120的樹木被風吹得沙沙響130,地上,星星點點的野花漫山140遍野的開放著……
(二)
今天是清150明節,每當看到街上懸掛的“護林防火,人人有責”、“保170護森林,保護地球”的標語180或宣傳欄櫥窗里貼的一190幅幅因為人為破壞森林200而導致土地變成荒涼的210沙漠,青山變成光禿禿的220石頭山等相片時,我眼前230就浮現出一張古銅色的臉上布滿松樹皮似的皺250紋,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260神的老人。
(三)
今天是清明節270,我吃完飯,就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弟弟還有290姐姐一起到山上去掃墓300。我們來到山上,看見很多310人,到處是野草野花318。
實驗小學一年級:林歡
清明節 (字數:50)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回到老家去上墳,寄托我們對祖先的懷念之情。
平度小學一年級:馬揚揚
清明 (字數:900)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六中六年級:走向光明世界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