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總理如斯,夫復何求?
分類: 初二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3-03
閱讀 :162
談起我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我倒想先問一個問題,一位69歲的老人應該在做什么?也許回答不一。不過我想:他應該端著茶杯,躺在藤椅上聽于魁智,或者就一壺老酒,笑談風云際會,喜看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然而,在中國有這樣一位老人,這個老人有點特別,他似乎更喜歡在天上飛來飛去,那一年的非典醫院、那一年的礦難現場、那一年的冰雪前線、那一年的地震中央,他似乎愛上孤獨,多少個萬籟俱寂的夜晚,他孜孜不倦地在行途中指點規劃,多少個滿目創痍的場合,他奮力鼓舞在人潮之巔,他就是溫家寶。這位平日微笑,近日嚴肅的總理正在兌現他2003年就職時的許諾“感謝人民對我的信任,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作為一國總理,他身上有著太多的責任,不要以為治國真如朱熹所言:“治大國如烹小鮮”那樣簡單!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在難以入眠中度過。他那有些斑白的兩鬢,那雙多年未換的白色運動鞋多少次出現在災區一線。曾記否,5。12大地震北川的斷壁殘垣上,他摔倒過;冰雪災害重災區他憂郁的眼神;在要求空降兵跳傘救災時,他哽咽過。人們已經把災區與溫家寶聯系在一起。有人說他是“作秀”,他卻釋然地一笑了之。試問,到了這個位置,到了這個年齡,他需要“作秀”嗎?不要以為他掌握著權力,他最謹慎的言行也牽動著社稷;不要以為他沒有天倫之樂,只是他的時間并不屬于自己;不要以為他很快樂,很享受,以為他不厭其煩的展現自己,不厭其煩地展示自己。哪個69歲老人的生命不是充滿了疲憊與嘆息?也許你說得對,在其位,謀其事,這是他的本分。勤政的總理著實不少,然而其中有幾位能稱為“詩人總理”呢?一首《仰望星空》不知被多少青年有拜讀;沒有人知道他腹中有多少讀書,總理用詩時,如信手拈來般,看不出一點的刻意與生硬,一句句不為人們所熟知的詩句從他心中流出,也許他心中有詩。在談到臺灣問題時,溫總理很自然地引用了于任老的《望大陸》“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遠不忘。”在北川中學的黑板上,他又寫下了“多難興邦”的期待與祝福;在中外記者會上,他引用了林文忠公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以明已志,用那部詩集的名字來形容他最合適不過——溫文爾雅。這樣的一位總理,有太多值得我們探尋,他就像一頭老黃牛,為中國這只“雄雞”的崛起而默默奉獻。也許仆仆的風塵將伴隨他一生,也許前行路上會遇到更多荊棘、坎坷。也也許老人要去印證先賢的一句古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恰恰是民族的魂魄啊,老人在神州大地上樹起了精誠的楷模,我們又怎能不去尊敬?此刻雖然遠隔千里,我仍想送上一句:“謝謝您,總理爺爺。”中國能有周恩來,朱镕基,溫家寶這樣總理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人民之幸!感動中國,感動世界的總理爺爺,看著您過去的笑容和今日的愁緒,多想讓您緊鎖的眉頭能夠舒展,讓您的眼中不會有淚光,即便這樣您還是從未放棄災區,因為您總是想把希望帶給每個人而忘了自己,可您憔悴的樣子已經泄露了秘密,您是多么需要休息,哪怕是一會!——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