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
分類: 初二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2-20
閱讀 :143
當我用手觸摸著即將拆遷的老樓那已班駁的外墻,走在狹窄而又厚實的樓梯上時,就回不由自主地聯想,建筑他時是怎樣的情景呢?他的第一批居住者又是些什么人呢?也許曾有上百人在缺乏先進設備的條件下,一齊挖地基,搭腳手架,并且很細心地在磚上抹厚厚一層水泥;也許曾有上百人做上面這些,知識憑著一股熱情;然后,那些曾在戰場上出生入死,胸前掛滿勛章或者為工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獎狀貼滿墻的人們以當之無愧的自豪遷入,去做更大的貢獻。這些50年代的老樓就這樣與這個城市共同經歷了數十載的風雨。當年那些熱情的人們砌的墻是那樣的結實,以至于當他聽說某地某樓倒塌傷人的時間時,可以不屑的發出鄙視之聲。可如今,他的外墻上打上了大大的,醒目的“拆”字。所有曾經以它為聲的人們都已另尋處所,只剩下它,靜靜的回憶人們在他身上噴涂的,層層疊疊的口號。是的,它還很結實,還能繼續使用。但這個城市已經不需要它了。雖然它曾見證這城市的滄桑變化,雖然它可能是一些在外漂泊的游子對于這城市最親切的記憶,但它確實已經不能被這城市所容納了。豪華的寫字樓,高檔的住宅區,夜晚霓虹燈下的燈紅酒綠,觥籌交措,這才是城市的新名片。機車揮舞著重錘,狠命地砸向那斑駁的紅墻,恍如古代的攻城機器。然而當年那些熱情的建設著砌的墻是如此的結實,以至于竟沒有一堵墻是被砸碎的。它們成片的倒下,堅持著最后的頑強。手拂著“拆”字下面的紅墻,感受著這城市曾有的滄桑。當這幢曾經的三層“干部樓”也倒下時,城市將得到一張新名片。這名片,來自紐約,來自上海,后來去了北京,再后來去了全國各地,終于也到了這里夕陽西下的黃昏,紫紅的光輝斜斜的映在斑駁的老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