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劣勢的價值——讀《妙用劣勢》
善于在劣勢中尋找突破,也許會尋找到另外的成功途徑。 ……一個在高原生產蘋果的老板,是一個創新意識很強的人。他本人很有信譽,加上高原蘋果味道特別,很少污染,深受顧客的喜愛,訂單也都像雪片似地飛來。 可老天發了脾氣,偏偏在豐收年下了場冰雹,又大又紅的蘋果被打得遍體鱗傷。訂單已經發出,總不能退回來吧。可面對這傷痕累累、重受創傷的果園,該怎樣收場呢? 賣家嘗嘗受過傷的蘋果,驚奇地發現打擊過后的蘋果雖然面貌不佳,但格外香濃爽口,他果斷地把這些蘋果包裝了一下賣了出去,并將情況進行了簡短說明“雖然蘋果帶傷,但是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區特有標記”。從此,這蘋果的名聲就打響了。清香撲鼻、妙不可言便成了可以形容這些蘋果的詞……這是蔣光宇叔叔寫的文章:《妙用劣勢》。
文中賣家的做法很有啟發意義吧?其實,劣勢并不可怕。 當讀到“我”是高原上蘋果的“創造人”,我很佩服“我”。不要說需要研究蘋果、做實驗、培育,就是種植失敗這一大門檻也得考慮。要是我去種,那還得看老天給不給面子,種出的果不是酸就是苦,不是癟就是干。哪有“我”那么堅持不懈?俗話說技多不壓身。文中作者雖然小時學習差,同學們都笑話,但“我”對種蘋果最感興趣,也最會種,輕而易舉就名聲大振了。
一般人都希望干什么事都一帆風順,唯恐不幸地遇上困難與挫折。人人都一樣,我也不例外。但在蘋果園受到創傷,蘋果訂單已經發出的不利情況下,“我”沒有哭,沒有喊,只是在冷靜地思考怎樣彌補損失?而不像其他人一樣,一直毫無意義地抱怨。他十分善于創新。把這種帶傷疤的口味純正的蘋果賣向了全世界。要是別人,恐怕就沒有這種勇氣吧。
一家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時,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一般人一進暗室就像駕駛了一輛失控的車輛一樣不知所措。這個公司覺得盲人來做這項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暗室里工作,盲人遠遠勝過正常人,真可謂用人短變長。這樣做,盲人最大的劣勢,變成了最大的優勢! 這就是利用劣勢成功的例子。 善用物者無棄物,善用人者無廢人。看似是劣勢,但加以利用,也可能成為優勢。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如果會靈活變通,劣勢未必不能成為優勢。就像遭遇冰雹襲擊的蘋果,在那位聰明的買家手里,就可以神奇的改變命運。但在其他人眼里,那只不過是沒價值的廢品。如果看到事物的不利方面,就盡量揚長避短。因為這么做,說不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利用好廢物,廢物就能變成寶貝;利用好劣勢,劣勢就會變成優勢。
“石頭”的價值 (字數:750)
在當今殘酷的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上天的不公。自卑、平凡、普通,這幾個尖銳的字眼,不僅讓許多人陷入了迷茫,甚至忽略了自我。
我曾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小男孩生長在孤兒院,他常常悲觀的問院長自己是否有生存的價值。可院長總是笑而不答。一天,院長給他一塊石頭,讓他去賣,當然不是“真賣”。于是,小男孩按院長說的分別去了雜貨市場、黃金市場和寶石市場。石頭的身價也在奇跡般飛速上升,甚至被人們傳成了“稀世珍寶”。后來,男孩問院長這其中的緣由,院長望著他笑了……
讀到這里,我頓時心頭一顫,又不禁產生了疑問。一塊平凡而又普通的石頭竟有那樣奇異的魅力與奪目的光彩,究竟是什么讓它能夠完美的“蛻變”?經過反反復復的思考,我終于懂得了:人生也可以給我們最好的詮釋。在一生的起點,每個人都好比一塊天然的璞玉。上天對待任何一個人都是公平的,當它為你關閉一扇門時,又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只是你沒有覺察而已。只有在千錘百煉、精心雕刻后,它才會變成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在付出努力的不久后,說不定那平凡如沙粒的你,已長成一顆珍珠。
文中的小男孩也應如此,平凡并不可怕,說不定還會成為你的另一筆財富。可怕的是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別人也會更瞧不起你。只有努力去充實、發掘自己,世界才會認同你的價值。
在生活中,我們的例子也很多:世界級鋼琴大師——郎朗,他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時,老師并沒有認可他的琴藝,還嚴厲評判郎朗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這一句話,深深打擊了這個滿懷“鋼琴夢”的青年。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一般人肯定會虛偽的“知難而退”認為自己確實不行。可他卻不這么想,郎朗把老師的話語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不放棄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在他的努力下,終于成為當代著名鋼琴家,向世界只能證實了自己的價值。
也許你目前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但請你像對待稀世珍寶一樣不要放棄自己。精彩的人生等待著你的主宰。快行動起來吧!用今天的汗水換明天的成就。
點評:
這是一篇好文章,觀點鮮明,文從字順,說理生動。要想再精益求精一點的話,就建議題目能更發人深省一些!
瑞金北村小學六年級:luoyiming
指導老師:徐艷
請傾聽我們的心聲----《20美金的價值》讀后感 (字數:1200)
〈〈20美金的價值〉〉是一篇小小說,又稱微型小說。講述的是一個5歲孩子用20美金向父親買一個小時,與他共盡晚餐。途中孩子因還缺少10美金元,便向父親借,但被父親呵訴了一翻。之后,父親反思,決定借給孩子10美金。
這種正常的愿望與反常的行為所構成的矛盾耐人尋味,值得深思。孩子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念頭?答案很簡單:因為父親。因為父親只在乎工作,只在乎自己,而忘記了孩子。只在乎自己的心情,而忘記了孩子的寂寞。文中的父親是以現實中的家長為原形,表示了家長的不理解孩子的愿望,心情,行為,但還自以為自己最了解孩子的可笑行為。文中后半部分的結尾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孩子因整日的寂寞,渴望與父親共盡晚餐。這給現實中的家長可是當頭一棒:打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的口號,為自己的不符責任作掩飾。本以為做更多的工作,賺更多的錢,就是為了孩子。但,這就是讓孩子不會感到幸福的根本原因。
作者借孩子“共盡晚餐”的請求,警示家長:孩子需要的不是那些奢侈的生活,玩具,而是做父母的關心,來自心底的關心。孩子向同齡人炫耀自己的父母時,不是說“我的父母有多有錢”,而是說“看,我的父母多愛我。”但是,愛孩子不是“取代”孩子。
很多孩子都抱怨父母把自己管得太嚴了,不理解自己,總是逼著自己做這做那還總是指著一些小缺點嘮叨,還和別人比。這些相信每個家長都有這樣做過,這就是家長關心太泛濫和不相信孩子的表現。看到這里,有些家長就要“拋板磚”了:關心又沒有錯,不施加點壓力,那幫小崽子還不知道天高地厚,還不翻了天!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關心是沒錯,施加點壓力也沒錯。但,關心太泛濫,不相信孩子和施加太多的壓力就有大錯,也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比如:孩子正在做作業,家長突然冒出來說:“這條題不對,應該這樣做。”這樣,孩子很容易會厭惡家長。再比如說:孩子在寫日記和作文,家長在旁邊看或偷看,孩子會覺得家長不尊重自己的隱私,討厭家長。你見過哪個孩子發現自己的家長偷看自己的日記還很高興。除非,那不是自己真正的日記。
有些家長總以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差的,但事實往往相反。自己的孩子往往都是在某一門成績是最優異的。家長老是批評孩子,總說孩子是最差的。久而久之,孩子也認為自己是最差的,沒有了自信,三心二意,一撅不起。就這樣,一個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家長的批評下,變成了一個差生。但,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家長沒有像文中的父親,靜下心來思考原因和傾聽孩子的心聲。
傾聽心聲很重要,它會讓我們知道這個家長是否稱職。一個不會傾聽孩子心聲個家長,他或她不會是個好家長。不會傾聽孩子心聲,甚至認為不必要去傾聽的家長。都是一些認為人人人格不平等的人。因為那些家長總認為自己對孩子說的話永遠是對的,哪怕自己錯怪孩子,也不道歉。長此以往,孩子會怨恨你,討厭你。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走極端。
最后,奉勸各位家長一句:請傾聽孩子的心聲。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語言欠流暢,表述不清晰,思想不夠積極向上
讀海倫凱勒,品人生價值——讀《海倫凱勒》有 (字數:700)
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竟靠著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
1880年,一個平凡的小女孩海倫凱勒出生了,在她只有19個月大的時候,一場大病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天哪!誰能想到當時她才是一個一歲半的娃娃呀!從此,海倫的生活永遠變得寂靜黑暗……這時,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來到了海倫的身邊,給了海倫希望。海倫也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頑強的毅力學會了閱讀、書寫、算術等,并考上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她一生寫了14部著作,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大學畢業后,海倫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她這種精神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輕輕合上書本,我腦海中也浮現出一件我戰勝困難的事。
小時候,我不喜歡體育鍛煉,但我喜歡看人家跳繩。那一個個嫻熟的身影,那一個個纖柔的動作,無時無刻不在我腦海中浮蕩,我突然生出非常想學的念頭。第一次拿繩,我不知如何擺弄。繩子像有心和我作對似的,一點也不聽我的話。我害怕了,甚至不敢面對。難道我真的要放棄?我想起了海倫凱勒,她是多么頑強呀!而我面對一根小小的繩,卻想退縮。不行!我不能放棄!我振作了。我照著別人跳繩的樣子,做著慢動作,絆倒了,爬起來,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終于使我成功了。
也許,海倫凱勒只是身體上的弱者,但她的精神絕對是個強者。她讓我學會了如何戰勝風雨;同時,也讓我們要去關愛身邊的殘疾人,只要愛與溫暖永存,那么世界上的生命都會如彩虹般絢爛奪目!
江蘇省江陰市周莊實驗小學(西區)五年級:唐貝爾
下一篇: 母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看《背著爸爸上學》有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