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一代文學大師——魯迅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在小說和雜文領域的巨大成就至今無與倫比,其代表作中篇小說《阿q正傳》被翻譯成40多種不同的文字,為中國文學贏得了崇高的世界。作為主人公的阿q也被人們所熟知。 一個不務正業,依靠精神勝利來掩耳盜鈴的人。但卻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出自一個享譽國內外的名家之手這真是對魯迅的作品的一個諷刺啊! 魯迅是一個十分善于用反語來諷刺人的文學大家,語言總是“大詞小用”卻總是恰到好處的形容出當事人的愚昧,和社會的黑暗。魯迅就是故意放大人們的可笑,從中暴露反動統治者的殘暴與虛弱。
魯迅常常能在最恰當的時候讓普通的文字變得生動詼諧讓人不自覺的捧腹大笑像當初阿q在趙老爺家一樣被人打了便說“兒子打老子了”。 在《阿q正傳》里魯迅的精準用詞,戲弄性地創新詞也可見一斑。例如,對阿q的稱呼:在阿q造反,唱著戲文在街上“飛了一通”的時候,趙太爺竟叫阿q為“老q”,表現出對阿q的恭維之意;趙白眼稱阿q為“q哥”以示親近,稱謂的變化,充分暴露了統治階級害怕革命的心理和見風使舵的丑惡嘴臉。而阿q對“老q”、“q哥”之類的美稱,無動于衷,他只習慣于他的正名“阿q”,這又是何等可悲。 文中阿q還有一次中發史。這段文字描述的我最為欣賞:腰間的硬幣把腰帶都壓彎,一抓就是一把。在發達了之后,眾人的態度轉變也很快。看當初阿q只是一個跳梁小丑一樣的地位,但在去了舉人家幫忙后。地位如坐火箭一樣的飆升。就體現在趙老爺的態度上。用他人的態度體現了當時現實的黑暗。這篇小說有許多經典對白,令人讀后忍不住發笑,笑后又心憂其人甚事。例如阿q到尼姑庵偷蘿卜,當場被老尼姑捉住,阿q說了兩句話,“我什么時候跳進你的園里來偷蘿卜?”“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應你么?你……”阿q的狡辯叫人忍俊不禁,同時,暴露了其性格中無賴和死不認帳的一面。此外,魯迅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中白描的技巧,特別擅長于“傳神的寫意畫”,其特點是“并不細畫須眉、并不寫上名字,不過寥寥幾筆,而精神畢肖”。魯迅深諳此道,往往數筆傳神,將人物置于戲劇舞臺之上,形成戲劇表演效果。如審訊阿q一段話,阿q說:“我本來要……來投……”這斷斷續續的一句話,根據前文可知,阿q是要來投革命黨,審訊者:“那么,你為什么不來(投)呢?”反動官員武斷地認定“投”是“投案自首”的意思。阿q:“假洋鬼子不準我!”一語道破天機,原來是假洋鬼子不準阿q革命。審訊者:“胡說!此刻說也遲了。現在你的同黨在哪里?”意在定罪不容分說,這樣,答非所問的兩碼事就戲劇性的結合在一起,冤耶,恨耶?于是無辜的阿q胡里胡涂地被送上斷頭臺,這樣的戲劇效果,在令人覺得好笑的同時,不能不說包含著欲哭無淚的辛酸――阿q如此愚昧讓人痛惜,革命如此被扼殺叫人憤慨。
看文章的最后第二段所有人對阿q的議論都是說太壞被槍斃就是太壞的證據而跟著阿q被槍斃的人最后的感嘆是他們白跟了一趟因為阿q在途中沒有唱一句戲。這更讓人體回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老師點評】:表達欠文采,詳略不得當
代魯迅給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字數:550)
尊敬的藤野先生:
您好!
自從當年因棄醫從文而離開仙臺的那一刻起,我對您的思念如同蠶絲般牽連不斷,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您!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無時無刻不想起您對我的培養和教導。您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您治學嚴謹、教學認真,您能以公正之心來對待我這位弱國的學生,您給予了我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您能做到這樣是多少的難能可貴啊!正因如此,您給我留下的是無盡的不安和感激。您知道嗎?您在我心中,是多么的偉大!是您讓我明白了一句話:治人者的罪惡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
我當初學醫本就懷著救國救民的愿望,但棄醫而離開仙臺,是因為看了那個電影新聞,發現了中國國民的愚昧和麻木,于是我決定棄醫從文,要用文筆來改變中國國民的精神,喚起他們的危機感和治國熱情。我想這比治好人們的疾病顯得重要得多,所以,當初我作了這一抉擇。那天與您告別,我欺騙了您,無非是想不讓您悲傷和遺憾。現在還希望能得到您的體諒和理解。
我離開仙臺之后,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怕您問起,感到失望,所以至今都沒有向您寫過信。您給我改正的講義,我也收藏著,但在遷居的過程中,中途損壞了一口書箱,失去半箱書,那講義也隨之不見了。這使我非常的失望。但至少,我還留有您的照片。每當夜間疲倦,總是您的照片使我從疲憊之中解脫,使我又良心發現,而且增長了勇氣。
您對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使我對您的尊敬和欽佩是他人所無以比擬的。您的精神和美德將永遠激勵我不斷向前奮進!
順致
教安!
您的學生周樹人
某年某月某日
我心目中的魯迅 (字數:600)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
以前我并不了解魯迅,只是時常從大人們口中聽起而已。說到魯迅,我知道他是一位大文豪,并沒有深入的了解。這個學期通過一組課文的學習,我才真正走近魯迅,了解魯迅。
讀著《少年閏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的家景良好,但卻處在一個黑暗的封建社會,只能被關在高墻大院之內,對所處環境感到深深的不滿,因而羨慕見多識廣的閏土,喜愛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
讀著《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很忙,他日理萬機,但又能從百忙之中抽空出來給侄女翻譯童話書,詢問侄女的學習情況并教導她讀書、學習要認認真真,不能馬虎。魯迅先生很幽默、樂觀,積極的與反動勢力作斗爭。他還很關心勞苦大眾,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
讀著《一面》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關心進步青年,憂國憂民。他很累,他的健康已讓完全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吞噬了,他把一生的時光交給了我們的民族,他真是一位越老越堅強的戰士!
讀著《有的人》讓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魯迅:他雖然已離開了人世,但精神卻永遠留在別人的心中。他愛憎分明:憎惡反動派,卻對吃不飽穿不暖的勞苦大眾傾囊相助,給予關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魯迅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個勤勉的,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他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甘愿做人民的公仆。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讓我了解了魯迅。我想,我也要好好學習,發揚魯迅的精神:關心別人,節約時間,多看書,多動筆,為國家作出貢獻,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婁底第三小學6年級5班 李彧祺
讀《回憶魯迅先生》有感 (字數:900)
魯迅被毛澤東稱為“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可以說是聞名中外的人物之一。
前幾天,我們便學了一篇關于魯迅先生的文章——《回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魯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小事。其中一件事使我現在記憶猶新——“魯迅先生不游公園,住在上海十年,兆豐公園沒進過,虹口公園這么近也沒有進過。……。”當我讀完這段時,我想:公園離魯迅先生家那么近,他為什么不游公園呢?
我在書本中找來找去,終于找到了,原來他把節約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那么這句話不正說明魯迅先生熱愛時間,珍惜時間嗎?
沒錯,魯迅就是這樣的一個熱愛時間人,他的這種熱愛時間,珍惜時間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魯迅先生愛時間可以說是如同愛自己的生命。這時,我突然想到美國著名的作家富蘭克林曾說過的一句話:“你熱愛生命嗎?那么請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的確,只有熱愛時間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實,更有意義。這難道不是嗎?現在社會中浪費時間的人這么多,他們只知道現在享受,浪費時間,而不設想一下自己以后的生活,等到老了才后悔,那時已經晚了。正所謂“百川東到海,何是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所以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之后,為父母爭光,為祖國爭光。
這篇文章使我收益非淺,當我反復讀時,我對時間的理解越深了。我覺得“時間就像一把弓箭,只要你用足勁拉起弓,這只箭就會射出,只須一眨眼的工夫,箭就會在你眼前消失得無影無蹤。”作為一名學生,應該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自己的父母。但要得到這優異的成績,就必須珍惜時間,珍惜這分分、秒秒。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許多杰出人物像魯迅先生一樣珍惜時間,我國杰出的學者李大釗便是之一。他從小就懂得珍惜時間,所以才有所成就。有一次,李大釗的爺爺不在家,只剩李大釗一個人在家。本來可以乘爺爺不在家玩一會兒,可李大釗卻抓緊時間,在書房認真做作業。窗戶是開著的,這時,一只彩蝶飛來,在李大釗的作業本上停了一下,又飛走了。又過了一會兒,幾只討厭的麻雀飛來,在窗前的大樹上嘰嘰喳喳的亂叫。可李大釗十分認真,連眼皮兒也不眨一下,眼珠直盯著作業本,好像周圍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一樣。就因為李大釗從小就抓緊時間學習,才成為我國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
通過學習《回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后,我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上課是我總是東看看西看看,總是不認真,浪費時間。現在,我知道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從此上課認真聽講,在也不打小差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是一去不返,我們要珍惜這大好光陰,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效力。
下一篇: 學習蛋炒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初二命題作文:我和幸福有約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