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心靈雞湯
心靈雞湯 時光飛逝,不經意間五年的學習生涯一眨眼飛快閃過了。我們也從幼稚,天真的孩子變成了樂觀,成熟的少年。在我們成長的途中,總有一雙有力的手,小心地將我們從困境中拉起;總會有一句句安慰的話語,撫平我們受傷的心靈······那就是您,我們的班主任——韓老師。 就在我們最后一個學年開始時,陪伴了我們五年的您卻要搬到定海去了。我心頭一酸,那一件件數不清的往事涌上心頭,其中,那件事,一直在我心頭回蕩。 那是五年級時,學校要舉行集體跳長繩比賽。您不敢松懈,每次大課間,體育課的大部分時間都陪著我們一起訓練。當我們有進步的時候,您就不斷鼓勵我們。陽光下我們跳得我們直冒汗,但您的目光總能讓我們獲得信心。我還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我們發揮失常,連續有好幾個斷掉。您回到教室,就為我們在黑板上畫出正確的跳姿,還給我們耐心地講解。在比賽前夕,我們狀態極好,您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可是誰也沒有料到,比賽一開始,我們班就出師不利,排在我前面的桂翊語因為緊張而使腳步遲疑了,到了往里跳的最佳時機還在猶豫,急得我不由推了她一把,沒想到她居然一不小心滑倒了,接踵而至的我也被她絆倒了。因為這個失誤,我們班才得了個第四名。我頓覺耳根發燒,心里好像壓了塊大石頭。“如果沒有我那一推,說不定結果就大不一樣了!”我一直這樣想著,只感覺后悔,內疚一陣陣地涌上心頭,也想不起比賽是如何結束的。同學們個個垂頭喪氣,沖著我的責怪聲,埋怨話如一根根鋼針扎痛了我的心,我恨不得能鉆到地心里去!這時,您走了進來。我原以為您會狠狠地批評我,不料您見狀就心平氣和地說:“張瀚予同學其實是想為班級加把勁,只是心太急而‘欲速則不達’了。所以大家也不要一味地怪他。但張瀚予也要改一改急躁這個壞毛病。”您一會兒安慰我別太難過,一會兒指出我的不足,一會兒又為同學們“降火消氣”。那一句句通情達理的話句句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就像一碗溫暖的心靈雞湯,我心靈的傷口被慢慢撫平了。但淚水還是不聽話地在我的眼眶打轉,我知道這不是委屈的淚水,這淚水包含著我對您的感激。我激動地想:“有您這樣的恩師,真好!” 如今,雖然很難再見到您,但您對我的關心關愛,卻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頭。韓老師,您現在過得好嗎?學生真的好想您! 浙江舟山岱山實驗學校小學部六(4)班張瀚予幽默老師心靈的導師 (字數:1200)
金色的秋季來臨了,在這秋高氣爽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快樂的節日—教師節。在這特殊的節日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的數學老師---羅老師。他,雖然不再給我們上課了,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使我記憶猶新。羅老師平時留著短發,穿著質樸,觀其相貌,頗有學問。羅老師上課時,同學們都一個個都像看電影專心致志,像小雞啄米一樣,不住的點頭,是什么吸引了同學們?原來羅老師他有三大寶典,上課風趣生動、通俗易懂,同學們都喜歡上他的課。
第一大寶典---幽默
羅老師教我們的數學,上課前,同學們總是早早的、端端正正的坐在教室里,是每個老師都喜歡的課堂。羅老師靜靜的、緩緩的走進教室,教室里顯得寂靜極了,鴉雀無聲,空氣顯得有點沉悶。羅老師環視了一下64張認真的臉,突然說了一句讓我們猶未吃驚的話:你們看我干嘛,我長得不好看啊!”有的同學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接著笑聲就像地雷一樣引爆,停不下來。羅老師又補充了一句,“臉是老媽給的,我也沒辦法!”這一說,使得我們哄堂大笑。在接下來的上課中,我們的思維更活躍了呢。
第二大寶典---“笨”
笨鳥、笨蛋,這些都是學生的代名詞,可我們的羅老師卻卻總把自己裝的像笨鳥一樣笨。羅老師說: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啊,用乘法,對吧?立刻有幾個同學激動的舉起手更改錯誤。羅老師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走上講臺對同學們說:“聽懂了嗎?”同學們都大聲回答:聽懂了。好,下課,羅老師邁著愉快的步伐走出了教室。
第三大寶典-----精明
有一段時間,因為我們上課不好好聽講,做作業總是互相抄襲,抄回來一個個紅色的的大“√”,但不久,羅老師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同學們都很奇怪,羅老師是怎么知道的呢。原來,乙同學借甲同學的作業抄,甲同學做錯了哪一題、哪一個公式、哪一個數字,乙同學都照貓畫虎,犯了同樣的錯誤,這不由使羅老師起了疑心。但羅老師為了給同學們留足面子,沒有當面批評抄襲的同學,而是很嚴肅的對我們說:“最近我發現我們班有抄襲的現象,要知道,給抄的同學才是“殺人犯”,抄襲的同學則是被害,別人問題時,你要耐心的去講解。”聽了這話,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好難受。因為有一次一位同學來問題時,我嫌麻煩沒有為那位同學細心講解,就讓他抄了我的作業,沒想到這是害他啊。此后,同學們上課都認真聽講,課堂作業都能獨立認真完成,再沒有出現抄襲現象。
怎么樣,這三大寶典可真夠厲害的吧!
羅老師的課上的嚴謹、生動、風趣。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對同學們又極其關心。
五年級時我們班去甘州區少年軍校軍訓,羅老師和班主任帶隊。在烈日炎炎的那幾天,是他們一直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們的生活起居。有一天我們去沙漠拉練,插旗子。我和另一位同學負責將旗子插到沙堆里,由于沙礫細,我們的旗插上去不穩固,羅老師便教我們要先把沙子固定好后,再插旗子。在軍訓期間,有些同學吃放偶爾不習慣,吃的很少,羅老師看見了擔心同學們精力不足,便勸我們多吃點。由于那幾天,天氣經常下雨,羅老師又讓我們穿厚點,對我們很是照顧。
羅老師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據說當了連續六年的班主任。他所教的班級,學生的成績從未下過99分。我們四年級時,全班去山丹的焉支山舉行夏令營,在回來路途中,我們都圍坐在羅老師旁邊,聽他講故事說笑話。神話的、寓言的、身邊的小故事等,我們一個個聽的都津津有味。羅老師的文筆也很好,是緣于他看過許多書,是個大學問家,在《中國少年報》等雜志、報刊上發表過很多作品。羅老師的書法十分好,經常在我們的獎狀上書寫。羅老師,在我們的書上寫過這么一句話:未來的“錢”途,需要現在的努力。是啊,又何嘗不是呢?未來的幸福生活,美好前途,需要我們百倍的努力學習,不怕苦、不怕累的去學校,才有可能實現。羅老師在我們的書上寫下了無數的話,這些話一直都記在了我的腦海中。
老師啊,您的身影不時地在我的眼前浮現,您的聲音常在我的耳邊回響,您的一言一行都印在我的腦海里。老師啊,您是真正的園丁。您的生命---因耕耘而芬芳,因開拓而閃亮,因奉獻而充實。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詳略不當
愛—心靈的呼喚 (字數:1000)
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愛,之所以整個社會大家庭都存在著愛的氣息。愛是我們大家心靈的呼喚,愛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語言。
一位婦女微笑著抱住一個金發的小少年,他正在吻他的母親,他們沉浸在幸福的氣氛中-這就是《愛的教育》的封面。
記得這本書是我在11歲生日時父母送給我的生日禮物。當我打開第一頁時就被這感人肺腑的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文中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意大利少年。作者以日記的形式把四年級的安利柯一學年每一天發生愛的故事全部都記錄了下來。這本書里講到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同學之間的友情,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師生情......
《愛的教育》這部書中寫到:你想一想那些拼命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傍晚時分又去夜校讀書的工人們;想一想那些操勞了整整一周的時間,而每到星期天仍然去學校學習的婦人與姑娘們;想一想那些訓練之后疲憊不堪地回來時,手里仍然拿著書本地士兵們;想一想那些聾啞人與盲人孩子,盡管有種種不方便,卻仍然堅持學習;最后你再想一想那些雖然失去了自由,卻仍然堅持學習與讀書地囚徒們!……這是一位父親寫給他的兒子的信。父親是在告訴他要學會珍惜,我想無論是誰讀完這封信以后,都會有很大的改變,而且有許多想法,我也不例外。
這本書中還有幾篇使我受益匪淺。例如《高尚的行為》,內容是這樣的:作者上課室時,看見三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發的克洛西,他是一只胳膊殘廢的小孩,他的母親賣菜為生。有的同學用尺子捅他,有的同學拿栗子殼擲他,還有人學他一只手掛在脖子上的樣子。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臉色蒼白,用求饒的眼光望著他們。那幾個戲弄他的同學見他這樣,越發起勁了,弗蘭諦這個無賴還跳到凳上,扮著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學生們見了便哄堂大笑起來。這時克洛西氣極了,從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蘭諦擲過去,但是弗蘭諦閃在一邊,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進課堂的老師的身上。大家見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師變了臉色,厲聲問:"這是誰干的?"沒有人回答,老師提高了聲音再問,這時,卡倫突然站起來,承認是自己干的,但老師說不是他。過了一會兒,老師說決不處罰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了起來,哭著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老師。教師便叫那四個頑皮的學生站起來,教訓了他們一頓,然后走到卡隆面前,贊揚他的心靈是高尚的。看到這里,我也不由得為卡倫那高尚的心靈而贊嘆不已。他也告訴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在道德、品質上都優秀的人;告訴我們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你才會感到快樂,感到無比的幸福。
讀了《愛的教育》,我似乎懂得更多: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體貼父母等都是“愛”。這些平凡的人物之間無不蕩漾著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社會的同情心,對國家的民族的愛,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含著一個愛字。這個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它提醒我們學會要用一種溫暖的眼光去看世界。讀完之后,我認識到了人間處處有愛,愛是人間至美之情。
在舊社會,有多少孩子因為家里窮而沒錢上學,成了文盲。又有多少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學,而不辭辛苦的掙錢,早出晚歸,白天要做一大堆的工作,晚上即要照顧孩子,又要值夜班,他們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能讓孩子有個好的環境讀書,長大能干出一番事業來。可是有些孩子卻不知道去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反而去糟蹋它。難道我們真就真的不明白父母的苦心嗎?
愛是相互的,父母給與我們愛,同樣,我們也要給與父母愛。慢慢的,我們就會明白應該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明白“真情換真情,愛心換愛心”一句的內涵。父母們也會明白:愛的教育是無處不在的。
有一首老歌“愛的呼喚”:“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就是人們要有真心、真愛。的確,社會上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愛,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逢水相萍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為希望工程捐款、幫助“春蕾女童”重返校園……
因為“愛”是沒有限制的,所以“愛”不僅體現在保衛人的生命上,今年高考生有三位特殊的考生:盲考生。現在,他們已經被上海師范大學合格錄取。這也是“愛”。是社會各界人士對殘疾人的濃濃的愛,讓他們也有了上大學的機會。還有慈善機構對下崗工人的支持與幫助……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為了自己國家的勝利,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無論怎樣,只要用我們的心,我們的愛,去關懷和注視周圍的世界,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太值得愛了。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最明確的答案,無論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愛,只要耐心、真誠地去尋找,那愛定會出現在你眼前,感人肺腑。所以不要為自己只有自己一個人而感到孤獨,只要你想著:其實,愛就在身邊,就在守護著自己......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偉大的,愛是我們每個人心靈的呼喚!
【老師點評】:不能聯系實際,感受不深刻,語言欠流暢
心靈的盲人 (字數:500)
今天,我看了漫畫家華君武的一副漫畫,感觸頗深。漫畫的名字叫《假文盲》。
在一個破舊的站臺旁,有一個用欄桿圍起來的方便婦女兒童上車的通道—母子上車處,里面站著幾個衣冠楚楚,大腹便便的大男人,通道的外面,一個抱著小男孩的瘦弱的婦女孤零零的站著。通道旁明明寫著“母子上車處”,可這幾個大男人卻視而不見,沒有一絲一毫的讓步,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個個穿的冠冕堂皇,看上去滿腹經綸,絕對是“假文盲”。然而,他們卻是心靈的盲人,比真正的文盲更可怕,更可悲,更可氣!
從漫畫上看,這幅漫畫諷刺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現象,深刻的鞭撻了社會的不良風氣。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讀到這幅漫畫,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和教育意義。類似的現象仍然隨處可見,公交車上,明明有老、弱、病、殘、孕專席,上面卻座著俊男靚女;公共場所明明貼著“禁止吸煙”四個大字,可有人依然騰云駕霧,視而不見。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同樣,從每個人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民族品德和國家的未來。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身體健康,心靈同樣健康的人吧!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詳略不當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