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生命之始
一抹春風拂過,一切都開始了新的征途,斑駁的葉子透出一絲清新,最后一粒雪悄無聲息地溶在水里。
——題記
隆冬跨過最后一道溝壑,沉寂了幾個月的世紀仿佛新生嬰兒般開始復蘇,一切又少了幾許喧鬧,但讓人心曠神怡。
春,四季之始,是希望的象征,是活力的代言人,是新生命得起點。當最后一絲冬的氣息幻化成一縷空氣時,春,悄然降臨,帶著生的氣息。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話一點兒也不假。春象征著希望,帶給人以最美的心愿,最誠摯的祝福。人也該有一個像春一樣的全新的起點,一最佳的狀態去拼搏,去沖刺,去迎接一個全新的世界。
生命之始,人生之基,世界之起——春,相信自己,給自己以一個燦爛的微笑,全新的態度,全新的面貌,全新的一切去拼搏,去贏得人生的曙光!
武威第八中學初二:小謹♂
感悟生命,升華心靈——讀《老人與海》有感 (字數:500)
七年(4)班何鎂詩
《老人與海》50年代就被介紹到中國來了,中國的讀者對于海明威以及《老人與海》都不陌生。
《老人與海》的素材來自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獨自在海上打魚。他釣到了一條大魚,把魚頭和上半身綁在船上,但是他遇上了鯊魚,老人使出了渾身解數和鯊魚搏斗,鯊魚把能吃到的魚肉都吃了,結果這條大魚又剩下不到一半,還不到800磅。
海明威在這個故事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和刻畫,塑造了圣地亞哥爺爺這樣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勞動者的形象。
他不被任何困難所壓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斗爭。他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種求不言敗的硬骨頭精神貫穿在《老人與海》故事的始終,它所包含的哲理值得讀者細細咀嚼。
讀了《老人與海》這個故事后,令我很感動,前八十天,他一直打不到魚,對于一個捕漁夫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可是老人并沒有放棄,繼續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卻跟老人相反,沒有珍惜時間,導致很多時候,時間都過去了,可是自己卻沒學過丁點本領。
在這,我想勸一些沒珍惜好時間的人說:“請用自己的手抓緊時間,這樣,時間是不會被空氣吹走的。”
評語:小作者從珍惜時間的角度談了閱讀《老人與海》的感受,視角較特別。
春日 生命 謳歌 (字數:100)
春日生命謳歌 片片柔軟的土地中 孕育著顆顆生命 所有的種子 將經歷一次不同凡響的褪變 股股清澈的溪流里 冰雪已悄然融化 所有的魚兒 將迎接一個豁達的黎明 陣陣微風的撫摸下 蝴蝶在夜間輕舞 所有的樹木 將奏響生命的樂章 春日生命謳歌 那一抹朝霞在天邊浮現 所有的生命 將匯成春的激流在世間舞動生命里的花香 (字數:1000)
我寫日記,每天都寫一則,哪怕寫一則流水賬,我都要寫,只要活著。我不希望有一天的空白,在我,一天的空白,那不是日子的空白,而是生命的空白和虛度。認真地寫完真實生命中的每一天,我就覺得自己寶貴的生命完成了一次大圓滿。新的一頁翻開,那是鮮活生命的又一次重生和輪回。 寫日記,始于讀高中。因為有日記相伴,我年輕的生命里溢滿濃郁的花香。 那時,擁有太多的沖動、夢幻和遐想。心似浮云,飄忽不定,落地無痕。于是,便把心中的秘密,小心地藏進帶鎖的日記里。笨拙的文字,如一株株弱不禁風的幼苗,在日記這一方田地里,悄悄拔節,抽穗,寂寞地開著小花,隨風搖曳,散發一個鮮活生命固有的芬芳。我不期盼果實壓滿枝頭,只求內心的豐盈和堅強。 因而,那時,我寫得很認真,也很矯情。 夜深人靜,同寢的同學進入夢鄉,我會輕輕地擦著火柴,點燃用鋼筆水瓶自制的柴油燈,用頭臉遮住微弱燈光,提起筆,寫心湖濺出的眼淚,也寫夢中盛開的遐想。那時就想,等到暮年,翹首回望,雖恍如隔世,但也無憾。因為,我還曾經擁有過,有似曾相識的悠然過往陪伴,永遠不會孤單寂寞。 日記里有這么幾句:“雪壓冬云,昨日的月色已蒼涼,我所有的棉衣和日記都漚爛在雨季。冬封閉了門窗,發霉的空氣在房間里流浪……你來就好了,解除了我的武裝與恐惶!你不會再走了吧,我已把爐火燒旺。怎么,你還要走?那么,等日光穿透雪野后,你再順溪而下,把芳草地留給我,還有這個冬天的童話。” 高考失利,日記陪伴我度過了人生最黑暗的兩個月。 我寫未遇伯樂的懷才不遇,我寫大哥的冷嘲熱諷,我也寫內心的悸動。我開始學寫毛茸茸帶著露水的小詩,填充每一個白天和黑夜。我如一只蜜蜂,在生活的花叢中飛來飛去,辛勤地在每個日子的枝頭上采集花粉,打量著眼前花,也想著別處花,我突然發現,眼前花也有別處花別樣的美。這美,雖然孤獨,但向上,那是一種凄美,我感動于眼前,也感動于自己。 我的小詩《向日葵》中這樣寫道:“成熟了/我才知道不該再昂著頭了/臉上難以掩飾夏日的狂熱/我不再盲目地取寵于太陽了/滿腦子都屬于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學會了/深深地埋下頭/用我自己的神經思索……” 做教師,是我小學四年級的夢想。說來慚愧,那時,我沒有孩子貪玩的天性,自習課格外的認真,與班風極不協調,所以有淘氣包趁我不注意,往我的后背扔小土坷垃,文明一點的扔紙彈兒。身體的騷擾,心理塊壘的淤積,我向班主任告狀,非但沒好轉,反而呈變本加厲狀。幾次反映無效后,我便對班主任心有怨恨,發誓自己將來要當老師,好好收拾班里的淘氣包。 走出校門后,正當我在家里寫詩宣泄落榜苦悶的時候,大隊書記李玉金親來我家,說我是村里的大學漏子,去村小學當老師吧。我也就順其自然地去當老師了。當老師,當時是一個讓人羨慕的新角色,也是我小時候的夢想,雖然這夢想當時是出于內心的憤懣、掙扎和吶喊。 當老師最初幾年的日記,大都是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也有人際關系中的種種困擾……當時,小學校長見我經常伏在案頭寫日記,格外關注,總拿話敲打我,這讓我深有感觸。我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孤獨,想哭,想一樣東西,一個人,都可以,但不能沉于其中,必須也是能夠做的只有想辦法解除它們,之后會驚覺天很藍、陽光很暖,而人群很值得愛。這種新天地的感覺會摘去眼中的每一滴淚水,這不是讓人壓抑強顏歡笑,而是使自己在博愛和對人群的寬容中通體透明,不再有悲哀而痛苦。” 文字真是個好東西,它不僅能讓塵世清爽起來,也能如雨露滋潤人的心田。當我以極大的熱情站在講臺上,望著心清如水的學生,我便縱情忘我。現在我知道,進入工作崗位,我就是在奔跑,在創造。每則日記,我都會寫上上千字,甚而上萬字。記憶中,有一則日記,我居然寫了近四萬字,一則日記我竟然寫了一周時間,我感到每個日子是那么沉重,沉重得讓我有了文學創作的快感。 現在我寫日記,更多的是標題日記,有詩歌,有散文,也有小說。每每捧讀,就如同一位母親捧著自己的嬰兒,雖一母生九子九子還個別,但我依然個個喜歡。因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日記里的文字是我的心血和精魂啊! 寫日記,我快樂無限。每一則日記,就是我波瀾不驚的生命里擁有的一劑清涼。寫日記,我幸福無限。每一則日記,就是我在紛擾的紅塵中聞到的一縷清香。
快搜